里内建造城墙、箭塔、要塞。
随着工兵连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山下的建设正式分开,刘晓龙组织召集来的难民修建民用设施,有关军事防御的建筑就由工兵连包办。
经过白毛的努力排查,基本确定难民中并无对炎黄山心怀叵测之辈,即使有漏网之鱼也不能掀起大风浪,于是炎黄山上的关卡渐渐对山下民众开放,许多人生平第一次发现原来老百姓还可以这么生活。
老人、小孩、女人夹带少量逃过兵役的民壮,已经通过做工后每人都存有几日的口令后,恰逢炎黄山开放,成群结队的相邀一起去看看未来要在此扎根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乘机了解一下原住民的生活情况,印证将来自己的生活情景。
一路走来,各种水泥浇就的建筑,给人留下了坚硬、干净、美观、希奇的深刻印象,虽然山脚下也有用水泥盖房,但在一片泥土灰尘纷飞的环境里实在看不出其中的美来。
由于前山已经改成了军垦地带,许多土地不像原来那样东一块西一垄的,而是以营连为单位的大片土地,此刻的作物已经开花再过不久就要成熟了,这些在人们看来就是一望无际的高杆花海,待身边的向导自豪而满足的告知大家这是作物时,这些种了一辈子地也不曾见识过的老农们,当下好奇的打听这些作物的产量、成熟周期等等相关的细节,得知此作物只需一个多月就能成熟,而产量却是这些辛苦劳作的农民们不敢想象的三百多倍,顿时惊地天悬地转。
许多胡子花白的老汉,纷纷跌跌撞撞的扑进一望无际的比人还高的禾林,垫起脚陶醉地嗅着下垂的稻花,仿佛这些就是琼浆玉酿一般闻个不停。
也亏了邓国民事先打了招呼,否则正在田内捉虫的正规军非得将这些创入领地的家伙一脚踢飞。
每走一处,孩子们就要兴奋的欢呼,因为在宽敞的水泥道上两旁种植着许多闻所未闻的果树,即使看见一些熟悉的果子也不敢确定,比如桃这种常见的果树,全大陆最大的果字也不过拳头大小,炎黄山上的倒好,直接能和人的脑袋相提并论。
导致这个现象的完全是邓国民的想当然造成的,因为在他那个空间的影视作品里,仙桃都是硕大无比的,为了继续装神棍,他在改良果树基因时一概以结大果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