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为单位的目标产量,凡是超标的将有三成分给负责的那个营均分,这样能够大限度的提起军队的积极性。
而山民移居后山有几个好处,一来便于管理做到了军民正式划分,二来也能更加有效地执行邓国民的家畜养殖,毕竟后山就是原始森林,只要稍微圈一块地,就能够养殖许多家畜。
炎黄山的地势虽说让邓国民不是太满意,但也有他的独到之处,就是这座山与森林相连,而且两山之间是一处悬崖,炎黄山有一座天然的岩石拱桥与原始森林相连,如果敌人要想从后山来偷袭基本是不可能的。
即使有敌人从远处绕路,进森林再摸到后山,这种可能性也极小,邓国民曾派人沿着悬崖一路查探,直到百里都没走到悬崖的尽头,得到这个结果彻底让他放下了心,有这个天然的优势,就可以完全不用担心后方的威胁,全力防守前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刘翔处得知各国都无暇兼顾这本来就三不管的地带,即使派一些使者也只不过使用吓唬、威胁、加甜头的哄骗手段罢了,于是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趁这些山寨还只在接洽阶段,派出属下两个师四处出击,先是将落单的势力一网打尽,将这些人全部掳到了炎黄山,然后把他们安排在铁杆山民周围居住,悄悄派一些能说会道的政务官员去游说,总之就是夸炎黄山的强大,主公的强大,军队的强大。
狠夸一通过后,又摆出神棍嘴脸,将邓国民平时糊弄山民的情景,惟妙惟肖的向本来有些不服或担忧命运的新山民鼓动,再将一些美食一一端上,告诉这些能吃饱就很满足的土包子尝了个遍,最后带着这些新人去各处参观,有水泥建造的险要关卡,甚至还带到军中观看训练,军队也会特别配合的如耍把式一般,什么头顶砖头、举石锁这些代表着力量的训练。
看完军队,就去看那些庞然大物,有高大的凶猛坐骑,有粗肥的肉畜,有高壮的果树、禾苗等等,一边观看一边畅想着将来住在炎黄山是如何的幸福,于是一批批外来山贼、马匪快速的融入了炎黄山,邓国民控制的人口也在逐渐的激增着。
几日功夫,炎黄山就新增了万余人,要不是刘晓龙报告说粮食压力,还要在过半月左右收割了新种的粮食,才能够彻底的放心收人,原本孙沛曾建议压缩山民的口粮,只要让全体山民只吃半饱,还是能够省出两万人的口粮的,只是被邓国民否决了。
粮食只是其中一个问题,居住地也是一个问题,如今整座炎黄山正在如火如荼地搞生产建设,最累的要数刘晓龙了,后山的新居民区的房子要加紧盖,还有养殖区、种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