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一件事成吗?”“什么?”“如果你要卖,一定卖给我,我肯定以最公道的价格买,行吗?”李妙马上明白,这些也不是赝品,是真的。“程老您放心,我要是卖肯定找您卖,您能告诉我这对青花瓷瓶和印章都是什么年代的吗?”程远山无限爱怜的看着这对瓷瓶,慢慢的说:“这是一对元青花梅瓶啊!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看这个瓶子上的花纹是栀子花纹,栀子花为元青花中独特纹饰,五瓣形小花小叶状缠枝花多用作边饰。有关专家论证此花别名蘑卜花,传说为佛喜爱的花。瓶底上面的落款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戊寅年”为后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看这对瓶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抚摸釉面似糯米感,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足底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这些都证明这的确是元代青花中的精品啊!”程远山说的滔滔不绝,李仲文和李妙听的入神,想不到一对青花瓷瓶还有这么多学问。程远山又拿起那块印章:“这上面刻的四个字是引梅流风,看这刀工应该是赵派,哦,你们不知道,这章刻是门大学问,分八大流派,其中赵派是指浙江会稽的赵之谦,他的篆刻融浙皖两派为一炉,风格绚丽多彩,典雅深隽。”李妙不解的问:“可这印章也不是人名啊?”程远山笑了:“俗语说,一字两画三印章,这是鉴定一张书画作品的大致序次。一张书画的常常有很多印章,此中有作者加的印,有保藏者减的支藏印,有观赏家加的鉴赏印等。姓名斋号印。这类印包括姓名印、姓氏印、名印、表字印(别号印(号也是对人的称呼,但与名字没有什么关系。而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志向、爱好、性格特征,比如三国时的“卧龙”、“凤雏”、后来的“东坡”“白石”等。有别人起的、也有自己称的。)斋馆印(文人墨客多喜风雅,往往根据个人的喜好,给自己的住处、书房起一个名称:某某堂、馆、庵、斋、轩、亭、楼、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