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说。
老板赶紧招呼着,“有面。”
老板将自己新做好的素面给客人看,客人点头。
杜向东所谓的‘指点’,只是他一些做面的小技巧,像这种小技巧在他这里还有很多,本来不想多事,显得自己怎么样似的,但看这老板人不错,又正在困境中,他觉得力所能及,能帮一点是一点。
选择用这种方式也是不想那老板有什么心理负担,他也不想把事情搞复杂。
出了小饭铺,正好考场的大门打开,考生成群结队的从里面走出来,杜向东在人挤人的画面里,一眼就锁定了自己媳妇,他赶紧带着两个儿子迎过去。
这时也到了饭点了,一家四口在离考场两条街的一家国营饭店吃了顿饭,又休息了会儿就又到了下午考试。
下午考完过后,一家四口便回了家。
第二天还要继续考,不过杜向东不想去那家饭铺等了,就带着儿子去了附近一个小公园玩了会儿滑梯,到点再去接媳妇。
只是回去经过那条胡同,却被人叫住,正是饭铺的中年老板。
“我昨天看你接考生来着。”中年老板解释完,他又兴高彩烈的道:“我昨天准备的东西都卖光了,真是谢谢你昨天教我怎么做面。”
昨天那个客人吃了那碗素面后大加赞赏,下午又带着好几个朋友来吃,期间也有不少来考试的考生路过看到他们这人不少,就停下来吃了碗面,吃过的也说好,又介绍人过来吃,因此中年老板的生意特别的好,忙到把闺女叫出来帮忙。
杜向东就说:“我都是瞎说的,是你自己悟性好。”
说完他就抱着孩子走了,中年老板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认,但还是坚信是对方帮了自己,他赶紧把自己准备好的一袋包子拿出来,“不管怎么样,还是谢谢你,大兄弟,这袋包子你们拿出去,当我感谢的。”
杜向东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于是这天中午,一家子又多了袋包子吃,不过这包子馅调的有点咸了,但面活的已经不错了,吃起来挺软和的。
下午回去的时候,杜向东就顺嘴又提醒了两句怎么调陷比较好吃,还唠叨了几句别的,“你说你这铺子在胡同里别人哪看的见,等考试一过,人又没了,还不如在胡同口立块牌子。”
“我看附近有个学校,听说现在流行喝那啥汽水的。”
中年老板认真听了,一一记下。
三天一过,罗树琴这试也考了。
考完一身轻,不过罗树琴却没有闲下来,她把书和资料暂时都收了起来,就开始去厂里上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