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扫了一遍,又把牛粪都快速处理干净,然后只对牛棚里老头说,“有人找我就说不知道就行。”
老头迟缓的点点头,就接着干自己活去了,等杜向东快步走远,他才回头看了看。
出了生产队,杜向东就朝附近一个小镇而去。
之前跟大队长借的车当天用完就给还回去了,现在他也只能接着步行。
到了镇子,大概快九点钟,不过大集好多摊子都摆上了。
为了方便生活,一般大大小小的镇子都会由附近居民自发组织赶集,集市上大多是自家种的蔬菜、编的草帽箩筐什么的拿出来卖或是觉得合适直接交换,这当然也不算什么投机捣把,或都说上面对这种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大集一般依据镇子规模有大有小,时间也是有的一三五、有的二四六、还有的是每逢初一十五才有。
他今天来的这个集人挺少,也就几份摆摊卖菜的,来逛的人也是三三两两。
杜向东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自己的东西从空间里拿出来,这些东西用一条扁担担着,一边放着小点好的小煤球炉,一边是锅、油和一些准备好的材料。
他挑着担子将到集上找了个空地放好,反正地方人少地方大,放哪都可以。
东西放好,锅放炉子上,倒上油后,他就把拿出提前发酵好的面,又把提前做好的红豆沙拿出来,这两样东西之前放空间里的,因为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的,两样东西做好就放了进去。
所以东西拿进去时是什么样,拿出来时还是什么样,简直就是太保鲜了。
杜向东觉得这空间简直给他帮大忙了。
将东西放好,他就开始做炸糕了。
揪块面团捏成长条,揪小剂子几下捏成小饼,再单手捏豆沙陷两下搓成小球,陷料放进小饼里,几下包进去转着就包成了小饼,丢进锅里开炸。
就这样揪面、捏饼、搓陷、转圈包饼,他经验丰富、手感精准、动作一气呵成,周围经过的人没等第一个炸糕炸好,就被他这一手给吸引了过来。
“这炸糕啊?”有人说,“你这手艺可真不错,大小看着都一样。”
杜向东就笑着搭话,“也就是做的多了,熟练。”
那人看他不骄不躁的,更有好感,“多少钱一个。”
“五分钱一个,不要票。”
那人变了脸色,“这么贵啊。”
也有跟着旁边看热闹的,听了也说,“就是啊,一根油条才两分,你这面也没油条多吧?”
杜向东便边做边说,“咱这还有陷呢,油也都是豆油,成本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