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
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
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
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裤腿高挽。
姑娘开始了奔波。她向文教局长报告,给区公所写信,跟乡长争吵,还掏出自己的工资,把一位关健人物屡屡灌得大醉如泥。
不久,小溪上架起一座桥,钢筋水泥结构。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
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4个年级的50名学生。
巧运匠心
《读者文摘》中文版
“谁?我?哪怕我拼命地想,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这是要求一个人出点新颖主意时的典型答复。我们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完全缺乏信心。都以为有创造力或没有创造力是天生的,谁也无可奈何。
这种观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美国一些大学和工业界举办的课程显示,创造力可以培养。例如布法罗大学有过一个研究计划,把选修巧运匠心解决问题课程的研究生,与未选这种课程的研究生分成两组加以测验。结果显示,选课的一组在产生新颖有用主意的能力方面平均比另一组强94%。
巧运匠心的课程开始时通常是一些促使心智灵活的练习。例如,老师可能问:“你怎样安排四个9,使它们加起来等于100?”经过5分钟焦思苦虑后,每十个人中大概有一个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一块砖除了作建材外,你还能想出多少种用途?初学的人通常在5分钟内可以想到6种或8种用途,包括挡门、做武器和压东西。在修完课程中实践创造性思考的原则和技巧以后,他们想到的用途平均是15到20种,包括阻塞鼠洞、权充磨石等。
研究创造力的著名学者欧士朋所著的《想象力的应用》一书,是多数创造性思考课程所用的教本。书中阐释了提高创造能力的几条原则,其中有这样三条:一、清楚认定问题#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即使表面很简单的问题,也未必说得很明确。一个年轻母亲问老师:“怎么才能使我的儿子早餐时吃鸡蛋呢?”老师反问:“你为什么要他们吃鸡蛋?”答复是“因为鸡蛋富于有助身体发育的蛋白质”。因此如果说得正确点,问题应变成: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得到足够的蛋白质?不久以后,这位年轻母亲的孩子,就不必再为鸡蛋反抗,而改吃他们最喜欢的食品牛肉饼了。
二、考虑一切可能的解决方法#明智的决定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