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发怒。对孩子发怒并不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也不是什么耻辱;
三、我们有权在安全的限度内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这种表露决不会伤害到孩子的人格。
当这些假定在我们的内心根深蒂固之后,一旦遇上必须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判明自己情感的强烈程度,并对孩子警告说:
“我心里很不高兴了。”
“我生气了……”
如果我们的简短声明和“马脸”不能制止孩子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增加语气的强度来表达我们的愤怒:
“我很生气了。”
“我气得不得了!”
“我冒火了!”
大多数时候,这样的说明便可以压制住孩子了。但有时候这么做还不行,这时,我们便必须进行到第三步,清楚地说明我们愤怒的由来和感受,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我一看到你把鞋子和袜子乱丢我就来气,忍不住就想冒火。我真想打开窗子,把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楼下去。”
“看到你一放下筷子就看电视,把脏盘子脏碗留给我一个人收拾,我就很生气。我真想把电视机卖了,教你压根儿就看不成!”
这种接近孩子的方式可以使父母的愤怒找到一条发泄的通道,又不至于引起伤害的后果。孩子们在其中也可以了解到,哪些愤怒是安全的,哪些愤怒则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总之,幼儿期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要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如果孩子真的做了不该做的事,而妈妈也因为这件事情不愉快的话,就应该把这不愉快的心情传达给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而孩子也能因此感受到:“啊,原来妈妈不喜欢这样呀!”然后重复去体验那些感受,逐渐了解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
3、你这么晚回家是不对的,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和焦急吗?
责备和批评孩子既是做父母的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那么,这一艺术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告诉孩子并让他明白: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来辨别什么事情只是令人不快的或烦恼的,什么事情是悲剧或灾祸。因此,承受责备和批评也是孩子必须主修的一门功课。
如何让孩子坦然地承认错误并承担责备和批评呢?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把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