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两人论血缘,隔了几千里,论关系也不铁。哪有那么大脸去找人家做担保。
陆国华怎么也没想到,陈光年酒醒后竟然主动重提旧话。
陈光年一脸认真道:“我这人一向说到做到,不管是不是醉话,我都会兑现。这事就这么定了。”
☆、第四十二章 两个担保人
其实到现在,陈光年自己都快忘了当时是在什么情境上说这句话了。大概是话赶话时说的。本来两人只是略提了提这事,陆国华根本没想到要找他做担保,后来不知怎么地,话题兜兜转转,就转到自己头上了。不过他这人有一个特点,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他老婆还曾为这事跟他吵过几回。好在,陈光年大体上是个靠谱的人,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一般不轻易承诺别人。
陈光年起初还有些后悔,现在再一想,陆国华夫妻俩人他虽然来往不多,但他知道两人在街坊邻居中的名声不错。应该不会发生那种赖账不还的事。再说人这一辈子长着呢,说不定他也有需要人家帮忙的时候。
陆国华和郁春玲对视一眼,又喜又惊,按陈家的经济情况,担保是没问题的。这真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陆国华沉吟半晌,他看陈光年不像来虚的,也就不再矫情地推辞。反正,他不是那种赖账的人,这次开厂,不管是赚是赔,他都会尽快还钱。
陆国华一脸感激:“真是太谢谢陈大哥了,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大哥也该知道我的为人,这次办厂不管是赚是赔,这笔帐,我决计不会赖的。”
陈光年说道:“我当然会相信你。我不是恭维你,你们兄弟仨人,也就你最有你家老爷子的风范。”
两人聊了一会儿,因为陈家离这里有几十里路,来一趟不太方便,陈光年觉得择日不如撞日,最好明天他就跟另一个担保人一起去找刘厂长,把合同签完完事。对陆国华来说,这事当然是越快越好,他欣然同意。
如此一来,陈光年今晚自然要在陆郁梨家留宿。郁春玲麻利地把西厢房收拾出来,又拿出两床厚被子,拿过去给陈光年父子俩。
郁春玲刚拾掇好,就听见院外有人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