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文所预计准备种植的亩数,这批寒瓜苗是会有些许剩余的。
这种新型瓜种植出来后,林立文再加多推广一下,想来第一年应是能卖个较好的价钱的。
此次嫁接,林立文用的是接顶法。这种嫁接法操作难度有点大,但优点一旦嫁接成功便成活率高,还不需要别的固定物,所以是最为适用于时下的一种方法。
至于为什么要将寒瓜嫁接到葫芦上,林立文也跟大家说了原因。毕竟只有将原因告诉他们,才能让时人明白嫁接并不是什么都可以的,要想提高成活率,那么便要讲究“根株各从其类”。(注1)
很快这些个事情也被传了出去。
“你们知道吗?原来这寒瓜跟瓠瓜,还有冬瓜,竟然有着同一个老祖宗!它这个老祖宗,便叫葫芦!”
时下见过寒瓜的人并不多,除开西州柱州外,其实好些人甚至都不知晓还有寒瓜这等东西。不过瓠瓜和冬瓜,大家却都是见识过不少的。
林立文那日讲解这些的时候,也与大家讲解了寒瓜的长相和口感。因而一些人解释了一番,大家便都恍然大悟了。
“这寒瓜,瓠瓜和冬瓜都长成圆状,外皮也是绿色的……倒确实像是同一个老祖宗葫芦传下来的子孙后代。”
“也不止是长得像,林大郎还说了,这寒瓜别看汁水丰盈,甘甜味美,但它其实是一种果蔬!”(注2)
第122章 农事学堂
没过几日,京中那些个官大人也听闻了这些事。
“这个林大郎,种地倒确实有几分本事。”
“其实如他这般的人,便该好生的去种他的地……”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林立文虽做了个不算小的官,但是却不参与朝政大事。一门心思的在地里培育良种,研究新的种植技术,反倒是最适合他的去处了。
且他们还听闻这位林大郎最近在田庄里一边搞他的种植,一也边教习起了庄子里的佃户们和附近的百姓们。
尤其是最近,那位林大郎还给周围的百姓们免费分发起了嫁接到瓠瓜上的寒瓜苗。据说谁来他都给,只按照先后顺序,一户皆可得十株。
因而好些个老百姓都跑他那庄子里去领那什么寒瓜苗了,使得那座田庄也是有史以来的热闹。
这便也使得京中一小部分的官大人很是好奇:也不知晓那接到瓠瓜上面的寒瓜,长出来的瓜会是个啥样。
是像寒瓜多些呢?还是像瓠瓜多些?又或是如马和驴那般,生出个骡子来?
说实话,要不是顾忌着身份,一些官大人其实也很想去到林立文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