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笑道:“因王妃娘娘两个妹妹念叨您生辰将近,非要同我过来先给你祝个寿,叔母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记得您爱吃我蒸的馒头,便带了几个过来。”
元秋自然没有见那馒头,但她记得小李氏蒸的大馒头,一个倒有平常馒头四个大小,上面点着朱砂,四面裂开,下面烤的焦黄,味道确实还好,但她什么东西没吃过没见过,本也不爱吃那东西,只是小李氏平常给了,又巴巴的看着,总要赞声好吃的。
“如此多谢妹妹们了!”元秋微微一颌首,王妈妈便拿了两个银裸子塞到了元娇元丽的手里,笑道:“这是王妃赏两个妹妹玩的,拿去打赏下人呗。”
元娇和元丽忙起身接了,又弯腰谢了恩,这才落坐。
小李氏平日来没有这样的待遇,元秋也不过草草与她说几句话,打赏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就完了,今日却是又尊着她又先与她说话,小李氏便觉得今日算是来对来,便将心里的事开了口道:“元娇今年也有十五岁了,恰又逢着大选,初选已经是选上了的。我想着您常在宫里圣人们面前走动,必能替她说上几句话,元娇的模样是出挑的,性子也好,又是打小儿就在您跟前走动的,到了宫里,还要请您多多照应才是。”
九月间各地的秀女就要送上来了,元秋也确实要同皇后并后妃们一同进行甄选,但皇宫里的龌龊事她见多了,就不愿自家姐妹们到那种地方去。今听得小李氏自作主张替元娇报了名,心里便已有不喜,要知各家有官品的女子是非初甄不可,但没有官身的人家,却不必如此,况且三叔孟源是个白身,又是庶子,宫里是最讲究出身的地方,元娇到了宫里,就算得了圣宠,又那里是个能与旁人争的主。
元秋听了这话先已皱起了眉头,就又听小李氏道:“元娇性子娇怯,皇宫里必是去不得的,我也没有那大的奢望,只期着您能跟圣人通通话,到了赐婚的时候,给她择个王府侯府,让她能去做个侧房,也好照应照应家里。”小李氏便说着,两行眼泪便滚落了下来:“如今你三叔的病是越发不好了,每日里都是药焙着,一日几两银子的花销,我们又一无田产二无经营,俱是指望宫中那几两银子,实难度日。平儿如今人虽小,也已有个秀才的名分,要请好的先生,束侑便是少不了的,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这样……”
小李氏叫起苦来,自是一套一套的,元秋这些年也听过不少次,每次必得给她些银两,都是瞒着王氏,若叫王氏知道了,又要生一场闲气。
元秋也知道三叔孟源一家,每月的月例不过十六两银子,京城物价又高,他们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