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挂单的姑子们也留不住,挂上几天见这庵不好营生,就都借口走了,是以如今只有三五个姑子在里面修行。如今白白来个干活打下手的,如何能不高兴。
是以余姑子满嘴应承了余氏,还打了包票定会看好不叫蒋仪跑脱,未了见日头过半,又留余氏吃了顿斋饭。余氏又在佛前功德香里塞了几张银票,捐了十斤香油,便套车回府了。
到了次日,余氏便到族中自己外甥女面前悄悄说了些蒋仪不检点,欲要送去清修的话,要自己外甥女找时间托丈夫回了族长,回来便打点了两件烂衣服,又着下人套了辆驴车,便将蒋仪捆起来送到馒头庵去了。
蒋仪在庵中一呆就是四年,期间也曾偷跑过无数次,捉回来被打过无数次。庵中自有田地,一应蔬菜米面,都要假自己手而出,与一般农家无二,只是吃的更少,苦的更多。每日里两顿饭,过午应不能食,蒋仪自幼也曾娇惯,及至后来余氏来了,也还是大小姐的生活,手指不曾沾过一点污水。
到了庵里却是要挑粪下地,割草喂驴,洗衣洗碗,受过的苦,竟是她前十四年想都想不到的。
蒋仪在孟老夫人李氏方正局的抱厦里正绣着帕子,就听外面一阵脚步声伴着两个男孩子的笑声,正欲起身,就见丫环掀了帘子,两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冲了进一。
为首大的一个施了一礼道:“请仪姐姐安!”
小的也施了一礼,嘴里说的什么蒋仪却没有听太清楚。
福春走过来笑道:“这是四爷家的两位少公子,大的是英才少爷,小的是成才少爷。”
蒋仪忙还了礼,又请在凳子上坐了道:“这是刚下学堂回来吗?”
英才点点头道:“今日却是扎扎实实上了一天课,先生给我们讲了只只斯干,幽幽南山的故事,讲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