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嘉也说:“那我就给村里捐些消防服、氧气瓶、消防水管、安全绳索什么的。”
黄哲吐口气,露出笑容:“兄弟,够意思!”
其他几家人不是家里边条件够不上俩人土豪,就是资金都被用去买房子,暂时是拿不出多余的钱来支援村子里边建设的。
于是,他们就只能用赞赏的目光,表达他们的支持了。
黄哲有了两个朋友的大力赞助,脑袋里边的思路也打开了。
“到时候再村委里边腾出一个屋子,专门用来放这些消防器材。”他说,“当然东西不能只是放着,要让村民学会怎么使用,还要在村子里边选几个人,让他们好好的学会怎么使用这些东西。”
胡晓雯说:“不光是要挑选人来专门学习使用这些器材,还要让别的村民都知道一旦真正要发生什么事情该如何应对。比如说举行消防演练。只要是组织的好,就算只有脸盆和木桶,也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
赵贵点头:“这个主意好!”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183章
黄哲也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又花费不了多少资金,却锻炼了村民们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于是,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就订好了正式进行消防演习的日子。
胡晓雯和陈子嘉两个人先是分头去采购各自要捐的消防用品,黄哲和赵贵则去村里边选拔二十来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青壮男性,作为消防预备役来培训。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分别通知村里边的人们,村委有成立保安队的意思,让身体健康、年富力强的男人们去村委报名,有工作经验的人优先。
现在村里的劳力多,全村的耕地也都复耕。除了种地之外,这些人还有些余力做一些其他的工作。
有之前在外地工地上干活的人有把子力气就去矿泉那里做背水工,也有的就近加入了开荒队和建筑队。
村里刚回来的壮劳力还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都会来这三种行业先干干,当做过渡。
这就导致这两只开荒队和建筑队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多会儿去都会被收下。
胡晓雯去云市跑了一天,买回来了灭火器、消防斧、千斤顶,回来天都擦黑了。趁着时间还不算太晚,她又打电话给黄哲打电话,让他过来把村委的门打开,把东西先搬进去。
饶是胡晓雯体力过人,搬运和安置这些分量不轻的器材也累得不行。
拒绝了黄哲请吃饭的好意,胡晓雯回到自己家,摊在客厅沙发上就不想动了。
脑袋放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