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有炼丹房,所以公然才会这样提起。
他身边带来的二十个人暗卫,一起商议后,决定冒险一起探上一探,把宫中分成多个区域,一人负责找上一处,只有确认了具体位置,才能有机可乘。
高湛得到消息,很少焦急,却也只能干着急。
魏西溏派出的使臣已经过了溧水城,直奔西阐而去。
公主被掳获西阐,此事并未公开,西阐也才从未透露有大唐长公主在西阐宫中的事,使臣自然不能信口胡诌,更不能开口讨人,西阐有了这样大的把柄在手中,自然不会答应的。
宁焱明知大唐公主在宫中,却什么都未做,甚至还当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自然是看在世外仙尊的份上,更是因着那位巫小公子还未得手,公主自然跑不了,大可慢慢利用,至于那为巫小公子,唯有早点得手,宁焱才肯死心。
是以,此趟大唐使臣很是紧张,什么都不能做,他去了到底要做什么,怎样才能找到公主,这实在是件让人颇为头疼的事。
魏西溏近来失眠,行事很是忐忑,生怕哪一方出点什么事。
她不知道付铮如何,也不知道曦儿如何,国事又多,一统之后,大事小事事事都要过问,新臣老臣也要妥善安排合理分布,她要想着把什么样的人放在一起才能相互制约制衡,怎样才能相互监督,怎样才能把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
高湛当初事实利民策时招揽的民间人士,在高湛的推荐下陆续入宫,这帮人的到来倒是帮了大帮,特别是大唐的水利农畜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
而高湛此举,不但得到了那些民间人士的崇敬,也有举荐之功,算是两相得意之举。
而大唐行商的标杆性人物便是季筹,季筹表现的一心拥护女帝,自然也让同行觉察到拥护女帝的益处,毕竟自打这位季筹季掌柜冒出来后,一直都是顺风顺水,朝中有什么需要用银子的地方,他也从来不吝啬,人家问起来,他开口便是:身为陛下子民,受陛下福泽,捐点银子算什么,就算豁出命去,也是值当的……
不过说来也怪,他一心向着朝廷,朝廷待他也是多番照顾,以致他生意愈发的好,他生意好,捐给朝廷的东西就多,而捐出去的多,朝廷带着就更好……这根本就是两方得利的事。
这样的良性循环,自然也容易让人觉得归拢朝廷似乎更胜于独来独往。
大唐立国之处,季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突然发起了一个共商会的地方,性质类似与江湖人的武林结盟一说,并从中推荐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会长,既能制约大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