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是闵琛送给戚暮的礼物啊!
当戚暮前几天又收到了几张卡拉扬大师的绝版唱片后,他看着那盒子里放着的一张卡纸,恼羞成怒地涨红脸颊,当即就把某个男人的名字再次从手机通讯录里删了。
只见在那薄薄的喷香卡纸上,正用黑色的秀丽笔写着几行漂亮的中文,上书——
亲爱的戚暮,将这些唱片送与你,希望你早日来柏林与我们相会。
——你的婆婆,闵斯静。
……谁是婆婆啊!!!!
所以戚暮在柏爱新年音乐会结束的当晚见也不见闵琛一面,就直接离开,也不免有“婆婆事件”的因素在其中捣乱。倘若让闵琛知道了……恐怕又要后悔当初怎么就为自家青年争取了那么多的聘礼了。
维爱的这场新年音乐会,是戚暮参加的第一场。一如他和这支乐团第一次合作时的完美无缺,这位年轻的首席用磅礴震然的琴声轰动了全场。
无论是莫扎特的愉悦欢乐,还是海顿的沉郁顿挫,这位年轻优秀的首席都用那出彩夺目的琴声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有乐评家在“珂冬”第一次发声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这是一把瓜氏琴!”
曾经有一些乐评家对戚暮做过这样的评价:“一把好的小提琴对演奏家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伊蒂丝’作为一把完美的斯式琴,她绝对是戚暮得到如今地位的最佳助力之一。戚暮的年纪太过于年轻,大概无法驾驭住更为狂放的小提琴,或许这样一把温柔甜美的斯式琴,恰恰会成为他的终身伴侣。”
虽然这样的声音并没有占据主流,但也有不止一位乐评家发表过这样的观点。斯式琴无论是在外形还是音色上,都做到了极致,讲究两者结合;而与之相反,瓜氏琴对音色的追求已经到了巅峰的地步,所以在外表上并没有前者那般优美。
这并不是说斯式琴就不如瓜氏琴了,他们都是世界上公认最好的两种琴型,绝对没有谁上谁下之分。
但是当今晚,戚暮用这把修长美丽的瓜氏琴演绎出了无人可以抵挡的动人琴声后,不少乐评家已经在心中猜想到:恐怕,再也没有人敢说这位年轻的小提琴家无法驾驭住瓜氏琴了吧!如果这都算是驾驭不住……那世界上还有几个人敢说自己驾驭住了?!
在这场演出结束的第二天,从全球各地蜂拥而来的好评声已经要将维爱淹没。往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些观众热情的赞美,但是今年,维爱专门负责乐迷的部门还是忍不住地感叹:“啊!幸好已经是网络时代了啊,这要是乐迷们一个个地打电话过来……那得加班到几点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