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粉红色的,我高兴了没两天就郁闷了,我妈天天用手机呼我:“干吗呢呐?”“没干吗!”“没干吗干吗哪!”我正写作业呢,手机响了;我正和同学谈谈天呢,手机又响,你说我烦不烦,我觉得自己没了自由,没了空间。
手机的确能带给你便利,但是没有自制力,过分依靠它,人们就成了工具的奴隶,你看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
自由从自律开始,让手机带给你快乐。
面对手机,你要学会保护自己,过度频繁地接听手机,会伤害你的身体;轻易地相信手机短信中的中奖信息,会上当受骗;只有科学地使用手机,真正成为手机的主人,才能让手机为你服务,而不是你为它服务。
面对网络——冷静比沉迷重要
“老鼠爱大米”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一首网络歌曲,在同学们中间广泛传唱。
老鼠爱大米,也是有选择的,陈旧的它不吃,发霉的它不咬,个大饱满、新鲜的它才搬回家。那么面对网络,你有没有老鼠那两下子,你是怎样选择的呢?
有一次我去浙江绍兴开会,一群小记者来采访我。我们几个大人和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谈起网络,她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我听了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夸奖她:“你可真够棒的,怎么什么都会?你说的这些我可不会!”
小女孩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告诉你吧,我们中最笨的人都会!”
我们几个“最笨”的大人,互相看看,忍不住大笑起来。
我从心里佩服这些“网络高手”,我看过中小学生做的网页,相当精彩;参加中小学生网上论坛,水平很高。
网络作为新事物,首先被最敏感、最时尚的中小学生接纳。他们崇尚它,熟悉它,掌握它,表现出一种趋新的天性,一种可贵的探究精神。同时,当互联网伴随这一代少年青春的脚步走进千家万户时,也带来了成长中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矛盾。
特别值得思考的有三点:
一是:你上网做什么?是获取知识还是单纯娱乐?
2004年,上海市少工委办公室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未成年人的媒体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用电脑主要为了娱乐。最常用的电脑功能前6位是: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浏览网络新闻(558%)。可见电脑对于未成年人主要是一个娱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