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翻译已经找到,就是丹东本地鲜族人。周六早上,翻译会带齐行李到丹东火车站接站,随萧伟一起去朝鲜。旅行社的费用由萧伟出,翻译费用另付,八天,一共两千块钱。
萧伟点了点头,心想价钱还算公道,又问瘸三他找的翻译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人机灵不机灵,靠不靠谱?瘸三告诉他,小伙子名叫朴昌吉,是丹东广播电视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现在正放暑假。萧伟一愣,随即笑道:“三哥,您找的这人叫什么名字不好,怎么叫嫖娼妓啊,不过也好,符合哥们儿的路子……”瘸三没理会萧伟胡说八道,只是笑了笑,告诉萧伟,朝鲜那边挺严的,一切小心,万一有什么事情,再给自己打电话。萧伟连声道谢,挂了电话。
一切收拾停当,周五晚上,萧伟包好那只盒子,踏上了开往丹东的列车。
〖注①:实际上东北抗联(即东北抗日联军)是1935年才成立。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联合其他抗日武装组成的,杨靖宇任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书中的描述为情节需要在时间上做了修改,希望对历史有研究的读者不要深究。〗
第六章 再启古匣
…6…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十点列车终于抵达丹东南站。接站口处,瘸三为萧伟安排好的朝语翻译朴昌吉已拎着行李等在那里。这是一个典型的鲜族小伙子,高高瘦瘦,二十岁左右年纪,穿着整齐,戴一副眼镜,样子十分腼腆。
萧伟满脸坏笑地上前与朴昌吉打着招呼。一边打量来人,心中暗想:“倒啊,瘸三记错名儿了吧,这小子怎么看也不像嫖……那个什么的啊,估计还是个处男呢吧?”
朴昌吉自不知道萧伟的龌龊想法,很殷勤地上前帮着拿行李。萧伟问小伙子认识瘸三么,朴昌吉憨憨地说不认识,是一个朋友找的他,只知道自己是去当导游。萧伟笑了笑,看来瘸三嘴还挺严的。
萧伟是第一次到东北,丹东更是头一回来,一路兴致盎然。小伙子显得有些局促,不过十分尽职,只要关于旅游的事情,无论丹东的民俗风情,还是朝鲜的传闻轶事,都不厌其烦地给萧伟介绍着。
他告诉萧伟,两人现在走过的地方就已是中朝边界。前方不远处的鸭绿江对岸就是朝鲜领土。其实早在日据时期两岸本是同一城市,后隔江而治,南面是中国丹东市,北面是朝鲜的新义州。这段鸭绿江原本设两座铁桥,都是日本时期修建。后不知何因,较小一座铁桥被朝方锯去一半,仅留中国这边一半。所以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座半铁桥,完整的那座,一半属于中国,一半属于朝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