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办法。
而且,也可以知道,要打捞的东西,一定比网眼大,不然,就徒劳无功了!
陈克生这时,那麽辛苦工作的目的,正是想在这一带的海域中,打捞一些东西!
他要打捞的是甚麽呢?必须从头说来。能吸引了他这样的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在这种环境之下挥汗如雨地工作,自然是:他想在海洋中找出来的东西,非同小可!
陈克生取得了博士衔头之後,他的父亲曾和他有过一番对话。
作为大律师,陈健南对於海洋生物所知十分有限,正像一个海洋生物专家对复杂的法律所知不多一样,所以他们父子两人的对话,十分有趣。
陈健南晃着酒杯,站在阳台的玻璃门之後,望着小半个城市的璀璨夜景,呷了一口酒,问他的儿子:「毕业了,也当了博士,有甚麽打算?」
陈克生挥着手——他有运动家的体格,也有一刻都不肯安静的性格,在真正无事可为的时候,他甚至会原地跑步。他的回答是:「本城有一个私人的水产研究所,极具规模,主持人叫胡怀玉,是一个十分有资格的专家,学校方面的几个教授,一致推荐我去见他,他会安排适当的工作给我!」
陈健南无可不可地点着头:「听说海产都很值钱,一只手掌大小的鲍鱼,要值好几百美金!你是专家,养鲍鱼不难吧,倒是生财之道!」
陈克生笑着:「好极,要是有甚麽好吃又名贵的海产养出来,一定拣新鲜的给你!」
陈健南大律师十分嗜吃海鲜,闻言又喝了一口酒,咂着嘴,彷佛甚麽奇鱼珍贝,都已经到了他的口中一样,他满意地拍打着陈克生的肩头:「经济上需要甚麽帮助,只管开口便是!」
陈克生也笑:「当然,不找你找谁!」
父子两,在这种情形下的交谈,是最愉快的了。
几天之後,陈克生就拿着学校中几个教授给他的介绍信,到那个水产研究所去找主持人胡怀玉。
事先,他先通了电话,虽然没有和胡怀玉本人通话,可是通过秘书,也约好了时间。陈克生驾着车,沿海驶着,快到目的地时,他发觉这个研究所的规模之大,远超乎他的想像——很难设想一个私人的研究所,会有那麽大的规模。
在距离研究所五公里之外,海边已到处可见到竖立着的牌子:「此处是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地点,请勿作任何破坏行为。」
海岸上也有许多设施,陈克生这个海洋生物专家,一看就知它们的作用,例如一道相当长的堤,堤尽头是简单建物的,那是为观察在较深海域中的海洋生物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