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文清,洪书记给出的全是正面的评价。不怕苦、不怕累,插队三年,年年出满勤;农闲时节帮助生产队从事副业生产,采收香菇、做笋干,一个人在山上一呆一个多月没有喊过半句苦;认真完成生产队交办的每一项任务,把生产队的黑板报办得有声有色……所以上边来招工的时候,生产队向公社推荐了他。
大队长洪根生的评价大同小异,全都是美誉之词。
在知青点,民警们见到了三位知青,两男、一女,他们是留在这个偏远的山村里的最后几名知青了。
他们扛着锄头正准备出工,一听说是来调查严文清的,立刻放下锄头围了上来。对于警方的调查很好奇,非要先弄个明白不可。
王熙荣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严文清是一个案子的犯罪嫌疑人,我们在对他进行背景调查。”
两名男生点了点头,眼神里流露出惊讶和一丝快意。
那名女生呆立当场,不停地摇着头。“我不信,我不相信严文清会是凶手!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其中一位名叫刘红兵的男生幸灾乐祸地说道:“这就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
“不管怎么说,我就是不相信!”女生赌气地扭过头去。她名叫余小莉,看样子她对严文清抱有相当的好感。
另一名姓黄名永新的男生瞟了余小莉一眼,斟字酌句道:“严文清跟我们几个不是同一个地方的学生,他来自我省南部的自文登市。我们都很奇怪他为什么要孤身一人来到这里,因为知青们都是结成队到农村插队的。关于这一点,他从来不说。实际上,他几乎不跟大家坦诚相见,显得很傲气。他刚开始是跟咱们大伙儿一起安排在这个知青点的,后来独自一人搬到了村头的祠堂那儿居住。祠堂嘛,属于‘四旧’,一直荒废着,
被他占领之后也没人有意见。我想,他大概是不愿意跟我们这些俗人为伍吧。所以我对这个人没法说出什么有价值的看法。”
“他这个人的确不太好评价。”刘红兵点了支烟。“平心而论,作为一名知青,他的表现的确不错。他干活很卖力,从不偷懒,也从来不挑肥拣瘦,让他干什么他都默默地去完成。而且他的农活干的也很出色,插秧、耙田、修田埂、割稻子学得很快,很快便象当地农民一样熟练了。他在这里三年,年年出满勤,比队里最优秀的社员都要勤快。但是他这人总是独来独往,从来不跟我们交心,就连一般的闲聊都不怎么参与,即使参与了,也是打哈哈,不痛不痒地说上几句,就连同一个宿舍的室友都是这样,显得很清高。其实,他既不是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