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过后认为此刻应当乘胜追击,将大宋军彻底赶出大梁的国土范围,因此晏如松带领大军追袭,到了晋江南岸不得不停下。
晋江北面曾经还有几个城市是大梁的国土,但随着这次大宋的出击,晋江北面已然全部被大宋占领,大梁想要跨江夺回失地,目前所拥有的军队是万万不行的。
而在晏如松带领军队和大宋军隔岸遥遥相对时,大宋国内本就不太稳定的情势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原先大皇子的拥趸们不知从哪儿找出了一份先帝遗诏,说是要将皇位传给大皇子,大皇子薨,理应由大皇子的儿子继承帝位。而大皇子的长子如今才五岁。大宋本就政局不稳,大皇子这边多了份先帝遗诏,二皇子那边竟也多了一份,可二皇子没有儿子,他手下的人也是人才,引经据典说明女儿也有继承皇位的权利,给二皇子的六岁长女冠上了未来女皇的名头。
若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拥趸们兴风作浪,那还弄不出什么乱子来,可原先两位皇子各自支持的军队领头者本来就对两位皇子那充满戏剧性的死亡心怀猜忌,一听说这遗诏的事,立刻调转枪口,回到了旧主的子女身边,与三皇子也即现今的皇帝对抗。
三皇子原先想着对大梁出兵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谁知反倒是弄巧成拙,只能再次将李卓召回去稳定国内局势。
大宋那边的情况精彩纷呈,大梁这边是叹为观止,乐见其成。大宋自己国内乱糟糟的,自然也就顾不上大梁这边了。
而一次内阁议事的时候,旁听的魏云清得知大宋的内乱其实是大梁派出去的间谍搞出来的,那所谓的先帝遗诏正是兵部某位擅长模仿字迹的大人的手笔。
魏云清觉得这些老头子还真是个个都老奸巨猾。你往我家里派内奸,我也往你家里派间谍,互相捣乱,就看谁能抓住时机,谁运气更好了。而这一轮中,显然是大梁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