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动了动嘴想要说什么,但是看太子和沛王都没动,也就果断继续缩着,详刑大夫来公敏一如历史上一样,站出来开始就开始一条一条的掰扯,反正说到最后就是圣人你不能去啊,你去了就是给大家增加工作量啊,你去了就是不负责任啊,现在中央这么多事儿,您怎么能不坐镇呢?
事实上,谁都知道如今李治在朝堂之上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当然他并没有被架空,要害部门还是掌握在他的手里的,所以无论是武后还是太子以及沛王都掀不起风浪。
李治被来公敏弄的有些扫兴,不过来公敏说的是对的,李治就算被扫兴了还要夸奖来公敏直言进谏,还给他升官做了黄门侍郎,真是被骂了都要笑着说你骂的对。
李显同情的看着他的便宜爹,做皇帝也不容易啊。
李治被留下来了,他老人家每天并没有那么忙,到了下半年,大家都在加把劲干活,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再生事儿了——再过几个月就过年了,现在不好好表现怎么拿年终奖?更有甚者如果这个时候不老实一点,出了什么事儿万一降职了,这个年也就真的过不好了。
所以,到了十月份的时候,无论是中立还是沛王党都有志一同的龟缩了,整个朝廷一时之间居然进入了一个风平浪静的和谐阶段。
而就在这和谐之中,三国使者带着朝贡的礼物浩浩荡荡的过来了,当然,他们先派人通知了边境官员,然后边境官员写折子派人上报的。
婆罗使者和环王使者是一起过来的——这两个国家相距比较近,关系也还算可以,干脆就结伴过来了,倭国使者是单独来的。
只是这几个国家距离长安都比较远,这个年代各种交通又不方便,估计这一走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到这里——这些使者还带着礼物呢!他们想走快也走不快啊。
李显对这几国的使者一点都不感冒,结果不知道李治抽了什么风,一转眼把郑玘给调到鸿胪寺去了,官位鸿胪寺少卿!
郑玘这个职位算是平调,官位没升也没降,只不过重要性上来说,严格说鸿胪寺跟吏部还是不好比的,李显总觉得……郑玘这是被贬官了,可是为什么呢?郑玘也没干啥吧?
郑玘倒是很看得开,对于李显的不懂他表示其实这是圣人是在锻炼他,想要进入中央高层管理层就必须有大局观,各个部门怎么工作的怎么跟其他部门配合的都要搞清楚,而这次然他去当鸿胪寺少卿其实说起来……还是因为郑玘会外语。
是的,李显以前从来不知道郑玘还是个语言天才——毕竟之前教学大唐也没开设过外语教学,作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