苿的牺牲,终于换来了秦威的辉煌再现,不,已经不能叫再现了,应该说是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即将到来的辉煌将远胜往昔。
很快,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
国内西汽的订单量一直在保持,而其它各种整机厂家,经过考察也认可了汉系列的优异性能,好东西谁不想要,生怕慢了一步,让西汽专美了,也不怕西汽作为总公司占便宜,只要你肯卖,我还不能买么?
赶上国内基建大爆发,需求量爆增,整车厂们大多数不缺订单,不差钱。
2013年的上半年中,秦威的订单量就超过了2012年全年,眼看还在不停地增加。
麦文舟从慕尼黑回来后,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所预料,已经在五分厂之外,又扩建了一个新的六厂,准备承接更多的订单。设备引进更加不惜血本,现在他们要用钱,就很容易了,银行更乐意发放贷款,各家主机厂在付款方式上,也被迫作出了让步,秦威的资金流更加充裕,在2012年底就终于发放了年终福利和奖金,已经三年没有见过年终奖的工人们欣喜不已。而秦威全厂的人数,也破纪录地达到了三千人,甚至还在不停地进行扩招。
就这样,才勉强承接了那么多的订单,2013年中,秦威的产能扩张到了一个极限。接下来,甚至不得不限制接受一些付款条件不那么好、合作性不强的客户订单。
不管怎么说,原本在红海里,靠低价同质化竞争的很多竞争对手慌了。
他们想方设法地开始分析解剖秦威的汉系列车桥,有真本事的,立即就准备着手改进自己的车桥技术,借鉴学习模仿,什么都干。
而有些技术不扎实的,吹牛很大,但是吹了半天,只听见楼梯响,没见人下来。
就这样,很多人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高价从秦威挖人呗,于是秦威厂周边的旅馆里,一天到晚住着各种厂家的人员,他们八仙过海,各想奇招,从秦威挖人。
有来挖销售的,有来挖技术员的,有来挖生产线的,只要肯从秦威走,就给高价钱。
但是普通生产线工人挖去用处并不大,而技术中心的人员,十分稳固,外界根本不懂得颜苿留下的技术中心有多团结,虽然她已经离开了,但是她的精神却依然在激励、鼓舞着所有人,核心骨干力量,因为颜苿,对秦威的感情很深,归属感极强,比如董泽星,刚来的时候就琢磨着过渡哪天跳槽,但是现在却像生了根一样,无论谁花多大价钱来请他,都被他一口拒绝。
从颜苿开始,秦威就已经花大力气培养了自己的创新团队,成果丰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