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旁边的那名男记者则很感兴趣对着麦文舟和秦威的展台、展品一阵猛拍。
“那么,你能为我介绍一下秦威产品的特点吗?”海伦接着问道。
“说到产品,嗯,程鹏,你来吧,为我们这位美丽大方的海伦小姐,讲解一下我们的产品特点。”
听到麦文舟的夸奖,海伦开心地连道谢谢。
程鹏在旁边都听半天了,见麦文舟吩咐,立即兴奋起来,口若悬河地介绍起了秦威的各种车桥产品,他这两年做销售,已经充分地发掘出了好口才,要介绍产品,比麦文舟还要顺溜得多。
看到海伦和程鹏走开了,麦文舟这才松了一口气,刚才和康拉德老头谈判已经挺累的,他得抓紧时间喝几口水,趁机休息一下。
明远记者看到他轻松了,却不放过他,拉着他问,“麦总,你们这几天生意谈得如何?做成多少生意了。”
麦文舟无奈地道,“订单不多,大部分都是接下来深入再谈技术合作的意向,很多订单可能要日后才能见分晓,毕竟们也是头一次来这里,国外的厂家们对我们完全不了解,肯定要先试试样品,考察确认后,才会落单的。”
“哦,这么说,你们就是一笔生意也没谈成喽,未免也太惨了吧。”明远恍然大悟地说道。
麦文舟差点被她这句话给气歪鼻子了,自己解释了半天,敢情到明远记者这里,就理解这么一点点啊。这理解力堪忧啊,她到时候要是在报道里这么写,那可真是要了秦威的老命了,人家还以为秦威跑一趟慕尼黑,啥收获也没有呢。
但是又不好得罪这位记者的,于是他便耐心地给她解释,这些意向的意义。秦小枪在旁边看得连连摆头,能让老大低头的女子难道又多了一位吗?他不服气啊。
正说着,听到那边海伦一声惊叫,“程总,你是说,这是你们自主研发的新桥?”
“当然了!”程鹏十分骄傲地介绍起了“汉”系列的车桥,这车桥是秦威多少人的心血结晶,由不得他不骄傲。
海伦显然不是行业小白,她能听得出来,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
这重型车桥的技术,可不是你说想创新就能创新的,那种难度极高,就算是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工业国家,也没有那么简单的,而中国人却说自己弄出了新桥,她能不惊讶吗?
那名叫亚当斯密的男记者对车桥并不太了解,但是见海伦很吃惊的样子,便也关注重视了起来,举起相机对着“汉”系列一阵猛拍。
海伦像是如获至宝一般地兴奋,“哦,太好了,我好像找到了这次报道的一个重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