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不该瞎想,千万莫把临行前简单的告别变成永别啊。
一直到一个小时后,飞机才终于恢复了平稳的常态。
秦威一行六人,这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有余悸。这一个小时,飞机上除了有小孩的哭声,大人们大多铁青着脸,默不作声地承受着意外的遭遇。
有些外国人在那里不停地比划着十字,祈祷。
飞机上的中国人则基本上选择了硬扛,完事后一个个松了一口气,个别年轻人则吹起了口哨,故作轻松。
魏寒到底年轻,秦威众人中第一个出声,“妈呀,吓死我了,再持续几分钟,飞机没事,我得先有事了。”
陈翔在旁边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低声安慰道,“放心吧,这飞机结实,不会有事的。”
魏寒翻了一个白眼,“你说没事就没事啊?”
“真没事。”陈翔说,“这机型你又不是不知道,是欧洲人主打的重要机型,这样的气流状态试验,他们不知道做过多少次风洞了,心里有数,放心吧,除非是一导弹打过来了,或者是机长不想活了。否则,不会有事的。”
魏寒不爽,“说得好像你一个研究汽车的还能研究飞机一样,别吹了你。还导弹打过来,怪吓人的,不会真有导弹吧……欧洲应该这会没人打仗……”
说着,她有些不放心地朝窗外看了看,松了口气,机翼很平稳,也没有什么不长眼的导弹钻出云层,给这架飞机来一个惊喜。
谁知道,老实人陈翔却道,“我本来专业就是学航空的啊,后来改行做了车辆机械制造,这飞机虽然我不会造,但是基本的东西我都是懂的。”
前排的秦小枪听到他们聊天后,忍不住回头道,“我说翔子啊,你这够可以的啊,专业跨度挺大的,造飞机的跑来造汽车,我感觉啊,这是中国航空事业的重大损失。”
说着,他啧啧地叹个不停,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
麦文舟听了好笑,中国这些年也开始研究自己的大飞机了,去年还出了最新款的隐形战斗机,但是总体来说,航空事业的局限还是要大于汽车制造的,毕竟汽车制造业的容纳范围要广阔得多,陈翔转行并不特别意外,转专业也算是明智选择。
他正要说话,前面一排,忽然有个女生半站了起来,她戴着一顶白色的大檐休闲棒球帽,戴着一幅黑框眼镜,年龄应该不大,她显得饶有兴趣地回头对秦小枪道,“你们都是造车的?是不是来参加光辉展览的啊?”
“这个,对啊,我是造车的。”秦小枪一看,美女啊,眼前一亮,顿时热情地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