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抚摸着纸张后凸起的痕迹,闻朔盯着因为被打湿而发皱的信纸,眼尾微红。
句号之后没有任何语句,就在闻朔以为就此结束时,他下意识翻到下一张信纸。
然后他的大脑出现一瞬间的空白。
2015年12月25日,徐嘉宁在信纸上写道:“伦敦的风很大,却仍旧吹不散你的身影。”
2016年1月1日,她说“新年快乐”,说“我的时光仍旧是充满着你的迷宫”。
2016年2月23日,她说“恭喜夺冠”。
而那是闻朔最后一次参加摩托车比赛。
......
信件最后停留在2021年8月21日,是徐嘉宁喜欢闻朔的第8年。
“我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没有你的生活。”
“即便偶尔想起你的名字仍旧会流泪,即便短暂闭上双眼还是会浮现出你的样子。”
“伦敦没有夏末暴雨,没有灼灼烈日,我也要开始学着不喜欢你了。”
“闻朔,祝你前程似锦,平安喜乐。”
一封长达八年的告白信,时至今日才送达他手上。
信封反复撕裂的陈旧痕迹,并不是主人没有认真保管,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年复一年的细心保护,它才能完整呈现在闻朔面前。
每一次拆封再封口,分明都是她的挣扎与煎熬,也是有口难开的想念与爱意。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