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了,只能向前走。”
他们都没了退路。
其实,若是中间并非隔着仇恨和莫大的羞辱,他们该是多么相似的两个人。
他们周身都被潮水一样的孤独包裹,在这世上,他们都是孑然一身的一个人。
即使是王侯将相,走到尽头,一捧黄土埋身,就像戏文里唱的,黄土埋下去,他年你知,是谁在庙前祭拜呢?
羽林卫的日子并不好过。梁英关也不负他活阎王的称号,每日集训清苦,以至于到皇帝那里轮休站岗,反而是种享受了。
大家都是面朝风沙头顶太阳,却只有谢安一个,皮肤还是那样白,怎么晒都晒不黑。侍卫们之间偶尔也会开些不入流的玩笑,说谢安怎么像个女人似的,有的人说这话全无心机,有的却是知道当初谢安通魏琅的事情,刻意侮辱,谢安一开始还十分暴躁的动手,后来被梁英关收拾了几次,双方各打了十几大板,谢安这十几二十年,竟是在军营里才学会了忍辱负重的这个道理。
谢安还学了一个道理,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谢小爷不是省油的灯,他挑了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把那侍卫兜头罩住,猛的揍了一顿,半点证据都没留下来,那侍卫就是告到了梁英关那里,没有证据,梁英关也没有办法处分他。
后来便再没人拿他的容貌说事。
梁英关由着他闹腾,不是没有看清楚谢安的把戏,而是陛下亲自嘱咐过,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万事向着他。
谢安全然没有发现自己日子好过了许多全拜谁所赐,自从上次杨莘和他起了争执之后,杨莘见了他便躲的老远,他没事还过去讥讽两句,杨莘被他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拿他毫无办法,谢安自觉在军营里混的如鱼得水,哪里知道杨莘是回去被家里下了紧箍咒,让他不要再招他。
皇帝在早朝后留了兵部尚书杨大人议事,顺带说了句,有人参杨莘仗势欺人,问杨大人怎么看,杨大人跪在地上,抖如筛糠。
回家审问了几句杨莘,才知道杨莘动了谢安,杨大人直把杨莘打了个半死,皇帝把谢安放在羽林卫,那是为了抬举谢锦,杨莘这么做不只是在下谢锦的面子,还是在下皇帝的面子。
杨珩静静站在一边看着自己被打的半死不活的兄长,心里只骂了一句活该。
他神思放远,又想到了谢安。他那身娇体贵的,哪里能受得住军营的磨损。
然而让杨珩没有想到的是,谢安不仅受住了军营的磨折,他竟然还立了功。
那夜里皇帝的寝宫正是谢安当值。
他这时候经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