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斯在传记中告诉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我一生以父亲为傲;因为他不会为了成交生意而花言巧语,或低声下气巴结客户,当个马屁精。”乔布斯非常愤怒一般庸俗的见解,以为他拼命工作,只是想扳回一程,让抛弃他的父母后悔。他说:“或许领养的身份,使我变得比别人独立,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但我的养父母1000%才是我的父母,我父母宠爱我让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最特别的孩子。”
宠爱,使乔布斯自信;遗弃,使他独立。亲生父母给了他天才的基因,养育的父母包容他、纵容他、相信他、甚至崇拜他,任由他的人生一路闯祸、冒险、追寻;……然后,世人才拥有了这位奇才。乔布斯的养父给他的身教深深影响他日后创业的态度;传记中他自述不向生产链的厂商砍价,他永远在意的是生产者能不能提供完美的工艺产品。他创业后,不投资金融商品,不炒股票,不买私人飞机,他虽热爱某些不算便宜的设计产品,如保时捷汽车、双立人牌刀具、博朗牌咖啡机、宝马摩托车、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的黑白摄影作品、贝森朵夫钢琴与顶级音响邦奥陆芬……但这些与他的财富并不成比例。除了这些花钱的嗜好外,他住的房子没有太多装饰,以致甲骨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到他家作客,在乔布斯儿子眼中,“那是一位比爸爸有钱多了的叔叔。”苹果上市30年后,乔布斯回忆人生拥有第一个上亿美元在手时自己的心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生长于中产阶级的家庭……我看到苹果公司的一些人赚了大钱,开始买劳斯莱斯汽车与好几栋豪宅……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对自己承诺:绝不让金钱破坏我的人生。”
绝不让金钱破坏人生,他相信过多的物质欲望会腐蚀人生的灵魂。他真正的榜样不是巴菲特、比尔·盖茨,而是穷光蛋的养父,人生只力求产品完美;他把多数的精力投注于产品不断向前迈进,日新月异。他不关心股价,只在乎作品是否足够改变世界。
《乔布斯传》首度透露他自2008年初,癌症已转移,每日靠注射吗啡止痛。但同一时间他一一推出iPhone 2、3、4、4S,以及改变世界的iPad。当年乔布斯重回苹果时,亲自撰写广告文字,并挑选“向疯狂人士致敬”的代表人物。其中之一是鲍勃·迪伦,但鲍勃呼唤乔布斯的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他如歌神的身影,而且还有60年代末期鲍勃重登舞台弹奏电吉他的勇气。鲍勃头也不回地上了舞台,带着“The Band”乐队,弹起无人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