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罗剑当然知道,不过现在内燃机还没有应用到汽车上。只在几个军工厂作为动力设备在开始试用,不过汽车的研制也正在进行。
“你的这个主意我很赞同,但是我就担心一点,现在阿拉伯地区还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已经维持不了多久,以后这些阿拉伯国家分离出来。你买的地还能不能作数啊?”罗剑有些担心地说道。
“切,兴华,你是怎么学的历史?那还早着呢。再说了,如果连海外这些权益都得不到保障,那咱们这些年也算是白干了。”柳兰笑着说道。
“嗯。你这话说得对,海军研究所已经在南京造船厂开始制造第一艘巡洋舰,这可是六千吨的大舰哦。”罗剑说道。
“那钢铁焊接的问题解决了?”柳兰知道制约铁甲舰的根本技术就是焊接,故才有些一问。
“解决了,刘翠娥他们的化学研究所把乙炔给弄出来了,现在用的是气焊。”罗剑说道。
“兴华,世事真是难料啊,当初本想帮小刘成个家,没想到却弄出一个化学家来,这可是意外之喜了。”柳兰笑着说道。
“惊喜还多着呢,小刘他们已经把塑料弄出来了,你没想到吧?柳兰,你有没有兴趣再建个工厂?”罗剑打趣着说道。
“兴华,你这是真要把我给累死啊?这东西你让别人弄去吧,我是没有那个精力了。”柳兰不满地看了一眼罗剑说道。
“对了兴华,你们的政府改组的事情弄得怎么样了?”柳兰问道。
听到柳兰问到这个事情,罗剑的脸色一下黯淡了下来。
如果说这几年里还有什么事情让罗剑不顺心的,那就是政府改组了。
前年在杭州调研之后,罗剑安排冒辟疆在杭州市进行政府改组的试点,结果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尽管自去年以来,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人开始在《中华日报》上连续发表了关于制度改革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却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随后罗剑亲自写了几篇文章刊登在《中华日报》上,尽管罗剑目前的威信已经达到顶峰,但这些文章仍然遭到了大家的抵制。
阻力首先来自内阁内部,史可法出于对罗剑的绝对信任,并没有对政府改革计划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但袁继咸和路振飞等几个内阁成员认为现在的政府工作模式根本不能也不需要作大的调整,一旦动作幅度过大,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
冒辟疆在杭州的试点中遇到的困难也确实证明了袁继咸等人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其实罗剑目前考虑的制度改革也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