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鞑靼和瓦刺都对大明朝廷表示了臣服,但都是短暂和不完全的,总体来说,汉族为主的大明朝廷与北方的这些少数民族还是敌对关系。
以现在国防军的实力,攻入鞑靼和瓦刺境内,恢复另一个时空满清的疆域并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对这些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用史可法的原话来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把摊子铺得太大,有时会把事情弄砸的。”
罗剑实在有些无奈,以前觉得国防军现在有两个军、五个作战师、两个骑兵旅和海军陆战队,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二十万人,打败满清朝廷已经完全足够,但打下了偌大地盘后,反倒觉得军队数量远远不够了。
罗剑颇有些羡慕自己那个时空里的美利坚,他们建国之初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相邻的国家既少又弱,这让他们能够集中全部力量搞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如此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上当时较为先进的民主制度,使得他们很快发展起来。
想到这里的时候,罗剑不知道朱媺娖现在在北美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他们能不能在那儿站稳脚跟,到时候中国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美利坚,还是一个与中国同宗同祖有着相同文化渊源的大明国?
还得集中相当一部分力量支援远在北美的大明国,这也是罗剑觉得暂时对北方游牧民族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原因之一。
刘肇基的一军在兰州和西宁一线面临的情况也基本差不多,部队向前推进同样没有问题,但打下地盘以后就得分兵把守,史可法在西安时,已经同刘肇基一起把二师的四个团分到各地驻守去了。
一军的骑兵旅已经扩编成了骑兵师,在面对游牧民族的骚扰时,没有足够的骑兵只能作被动防守,史可法和刘肇基也是十分无奈。
不过内阁里除了史可法和刘为民,其他人对罗剑执着地要把鞑靼和瓦刺纳入中国的版图既不赞同也不理解。
史可法支持罗剑,是因为他知道的东西比其他人多得多,但他不造成罗剑现在就开始对北方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的意见是先强身固本,先把内部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再考虑向外扩张。
现在内部最大的问题是盘踞在四川的洪承畴集团,尽管南京政府已经向其下达最后通牒,但洪承畴却提出了可以归顺南京政府,但四川、云南、贵州三地必须自治,国防军不得向这三省派遣军队的要求。
罗剑一听,洪承畴这是要搞国中之国,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当时史可法还远在陕西,回来后听说了此事,也是气愤不已。
“兴华,不行咱们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