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见宋应星精神十分好,也是非常高兴。
“进展当然有。不过当初我也是把这东西看得简单了,现在看来这东西还真不简单呢。”宋应星皱了皱眉头说道,不过很快他的眉头又舒展开来。
“不过,兴华,说实话,通过研究内燃机,咱们的数学、材料学和机械学等都有不小的进步啊,这才是让我最高兴的。”
看宋应星眯着眼睛的样子,显然他对这段时间理论和技术的进步都是十分满意的。
“兴华,再给我们一年时间。虽说造不出象你的猛士车一样的内燃机,但能够工作起码没问题。到那个时候,咱们能解决好多问题啊。”
宋应星见罗剑没有说话,接着说道。
罗剑并非没有听到宋应星的话,他是想到其他问题了。
南京政府现在所拥有的基础性技术,归根结底还是四人带来的,这几年来,所有技术都偏向实用性,就象蒸汽机的制造,最初的蒸汽机是宋应星他们概略地造出来的。
象当初安装在“卫青”号战舰上的蒸汽机功率就不高,后来引进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改进之后,输出功率这才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宋老,我觉得你们不需要一步到位,可先弄出来,根据其性能再慢慢改进,改进的过程当中你们的研究又会向前推进一大步。”罗剑思考了半天,才对宋应星说道。
“嗯,我们也是这样想的,模型机很快就能出来,到时候请你再来看看。”
看来宋应星在思路上还是非常清醒的。
宋应星陪着罗剑把几个研究所都看了,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的研究所让罗剑觉得这里充满了活力,不过罗剑也在其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最关键的问题是除了宋应星的研究所正在有针对性地研究内燃机,其他几个研究所的研究给人感觉有点漫无目的,而且理论水平进步也不算大。
回到宋应星的办公室,罗剑同宋应星、刘为民商量了很久,晚饭随便对付了一下,吃完饭罗剑就把几个研究所的主要人员都召集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国防军的这次北京之战已经结束,满清朝廷已经基本被消灭了,现在剩下的只是一些收尾性的事情了。咱们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与其说是国防军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倒不如说咱们用先进的技术战胜了满清。”
罗剑的开场白并没有提到科技,让大家有些意外。
“换句话说,这场战争胜利的功劳既是国防军战士们的,更是我们在座的科技人员的。举个例子说吧,小刘他们研究所想办法提高了新式zha药的生产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