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先生,你也知道,就龚鼎孳这信我看起来都头大,哪里还能作出这样的词来?”罗剑苦笑着说道。
“那下半阙呢?”左懋第看出罗剑也知道这首词,急着追问下半阙。
“这词只有上半阙,下半阙那人还没作出来呢。”罗剑只得打着马虎眼。
“真是可惜了,如此雄文,可惜只听到了半阙,可惜了!”左懋第不停地遗憾着。
诗词的事情总算胡弄过去,议论的焦点又回到了这帮投降满清的明朝大臣们。
龚鼎孳和这帮汉臣们无非就希望南京政府、大都督不要忘了他们,他们还能够继续为官,而最让罗剑头疼的也是这部分人。
象冯铨和宁完我那样的大汉奸处理起来倒也简单,他们对以前的明朝和汉族百姓作出的罪行清晰明了,依据其罪行即可对其实施惩罚。
但象龚鼎孳、时敏、陈名夏等汉臣只不过是气节沦丧,在满清朝廷也是地位不显,满清朝廷任用他们不过是无人可用,临时拿来凑数而已。这些人实际上做恶并不多,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做恶的机会。
这些人南京政府当然不会再用他们,且不说这些人品行太差,更会在整个国家形成一种极为不好的导向,罗剑在这点上是极为坚决的。
若以他们曾经给满清朝廷做过事来惩罚他们,在明末这个大环境下,似乎过于抽象,在南京政府现有的法律上也难以找到确实对应的条款。
大都督令已经颁发下去,效果看起来也颇不错,起码京畿的县府都没有拒绝接收大都督令,各地的治安基本维持得还不错。
四师和六师已经离开北京开始向河北、山西机动,不过他们的推进速度并不太快,他们还要等十师一起。
南京最近又运来了一批新装备,尽管四师师长刘定均和六师师长刘雄伍都非常眼红,但罗剑还是决定先将十师全部换装,以后向北进军,十师将作为中坚力量,先将他们装备完整了也好为今后的作战打下基础。
有了电报机,同南京的联络一直没断,每次发电过去,史可法很快就能回电,罗剑怀疑史可法是不是将电报机房设在他的办公室旁边。
罗剑要求向北京派遣官员的事情现在还解决不了,组织部长路振飞这段时间一直呆在河南,作为明末的重灾区,这些地区的战后重建和恢复生气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左先生,如果明天还没有消息回来,我准备后天启程回南京,北京的一切事务就劳烦先生多操心了,目前看来只能先维持现状,待南京政府那边抽出人手来,很快就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