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卢渭才得到从鲁城(洛杉矶)和潞城(内华达州)传来的消息。朱常淓和朱以海在这之前就对当地土著采取了血腥的屠杀政策。
听到卢渭说到这里,史可法皱起了眉头,嘴里开始喃喃自语。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罗剑听出史可法是在吟诵《出塞诗》,罗剑理解史可法的心情,但他知道要想殖民海外都免不了与当地的土著发生最激烈的冲突,更何况这次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扎根建国。
罗剑在不在乎他们到底屠杀了多少当地土著,他最在意的是朱媺娖能否在北美大陆扎下根来,即使朱媺娖现在不做这些。如果依原来的历史轨迹,这些几乎土著也将被屠杀一空。
而罗剑知道朱媺娖他们现在这么做。是想在这块大陆上立威,一旦当地土著表示了臣服,屠杀将不会继续,到那时,民族融合将成为主流。
卢渭接下来的叙说证实了罗剑的猜测。
这次大出击之后,一个多月都没有当地土著再来骚扰,直到卢渭和郑成功他们准备启程前往南美收割橡胶时,才陆续有七八个部落来人开始对大明朝廷表示臣服,朱媺娖同意了他们在大明城周围定居了下来。
语言不通是个大问题,想让此时的人们去学当地土著的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让这些土著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字。
朱媺娖专门安排了几十个人教印第安人学说中文,十几天下来,双方终于能够有一些简单的语言交流。
在文字上朱媺娖没有听王铎的意见,而是采取了罗剑的建议,文字一律使用白话文和简化了的汉字,这是为了能够方便更多的人能够识文断字,在朱媺娖和黄道周的坚持下,王铎最终无奈地放弃了使用原大明文字的想法。
砖瓦厂已经建成投产,卢渭和郑成功都决定暂时不去南美州,而留下来帮助朱媺娖先把城墙给围起来。在舰队几千人帮助下,一个方圆巨大的城墙很快就有了雏形。
卢渭和郑成功算算舰队携带的粮食,再不走就不够用了,从北美大陆上收集到的粮食以玉米为主,已经不缺粮的国防军士兵们对这种粗糙的粮食并不习惯,而种下的小麦和红薯成熟期还没到,卢渭和郑成功选择了回程。
终于要分别了,朱媺娖带着王铎和黄道周不仅把郑成功和卢渭他们送到海边,还乘坐“东方女王”号把舰队一直送到一百多里外,这才依依不舍地挥泪告别。
卢渭一直记着朱媺娖告别时的话,“中国是我的娘家,你们千万不要忘了你们的女儿!”
听到这里,史可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