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来解决。
这样且不说这些手段是否合理,就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是极为不利,经济和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强行改变其运行规则,必然会形成一种畸形的工商业,反倒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知道政府内有不少人的想法同路振飞差不多,罗剑专门在《中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杭州的几家大钱庄推出新交子摆开了进行了一些分析,文章认为一种货币的发行必须有极好的信用,这种信用不是一年两年甚至十几年,而是需要长期而稳定的信用来支撑
而杭州钱庄推出的新交子短期看保持一定的信用问题不大,但从长远看,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投资这些钱庄的商人并不一定能在工商业有更大的发展,这就使他们有可能不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信用。
而政府就不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政府的财政收入只会稳步增加,而政府发行纸币是要经过大量研究和调查,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发行纸币,以后还会成立专门的部门来做这些事。
虽然这些钱庄也可以这么做,但是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还是从掌握的资源上说,他们不可能做得跟政府一样好。
罗剑的文章同样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就连《明报》也专门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对罗剑的观点表示了支持。
中华元的发行是从政府官员的薪水和军队的军饷开始的,随后国有工厂和柳兰的个人企业宣布只对中华元进行交易。
随后以朱聿键为署长的海关总署也发布告称,海关以后的税收都以中华元为基本货币。
三天之后,在整个南京和扬州地区除了六个分行,临时政府还开办了五十多个兑换点,方便百姓们兑换中华元,纸币的推出既稳妥又快速。
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中央银行准备的三千万中华元就被兑换一空,看起来纸币的推行在南京和扬州地区是极为顺利的。
史可法和任民育、袁继咸等人对纸币顺利发行极为满意,都认为照此下去,全面推行应该不成问题了。
尽管形势一片大好,但罗剑此时才真正开始担心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三章 斩断幕后黑手
让罗剑开始担心是在看完了安全部送来的报告之后,报告显示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准备算计政府的银行了。
认真地看完报告,罗剑觉得非要说这些人是想推翻南京政府,那也说不上,只能说他们凭着一种本能的嗅觉,他们已经感觉到货币发行权的极端重要性。
看到这里,罗剑真的有点佩服这些刚从明朝走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