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贵州进军的二军并没有遇到大量的清兵,但是他们遇到的敌人比清兵更让李成栋难受。拦住李成栋的是贵州极为复杂的多山地形。
从桂林向贵州方向行进了半个多月后。李成栋觉得大都督让二军从广西方向向贵州进军本身就是个错误。在炮兵再次被一座大山给拦住了之后,李成栋果断命令二军停止了前进。
沿长江向九江一带发动进攻的三师也被阻挡在了九江城下,尽管李本深极想攻下九江城,证明三师也是主力师,但九江城的城墙让三师一筹莫展,在报告了大都督府后,李本深极其郁闷地率三师回到了安庆。
罗剑和总参谋部是在几天前才分别收到刘肇基和李成栋的报告,尽管刘肇基和李成栋的报告都说得比较委婉。但罗剑还是看出了两人对自己决策的不满。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责任在我,太过想当然了,对我们的实力估计过高,对清兵了解还是不够,对眼下的这种状况到底怎么办?宪之兄,你考虑过没有?”
罗剑有些自责地说道。自从把以前南明属地里的管理基本理顺了之后,罗剑就感觉自己有些急躁情绪,总想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全国问题。
这次山东之战胜得就有些侥幸,要不是王强的大穿插充分调动了清兵,估计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兴华。我觉得你有些急躁情绪,毕竟咱们接管南明属地时间尚短。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并没有把发展成果转化为军事上的优势,这次山东之战就充分暴露了兵力不足的问题,我觉得咱们现在必须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不能急着再打大仗了。”
听了史可法的话,罗剑点了点头,他这两天基本也是这个思路。
“首长、督师,我觉得我也有责任,咱们的技术进步还是太慢了,如果新式装备能多装备一些部队,可能仗就好打多了。”刘为民见罗剑很自责,赶紧也主动承担起责任来。
“小刘,这不怪你,你已经尽力了,技术的进步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咱们还得注重打好基础。这两天我也思考过了,即使化工厂完成了技术改造,生产能力也还不足以支撑全国性的进攻。”罗剑一边思考,一边说着。
罗剑注意到了黄得功报告中说的沂州城里的巷战,仅在沂州城就伤亡了二千多人,如果攻打每个有城墙的城市都要付出这么大的伤亡,国防军肯定承受不起。
看到罗剑和刘为民都在自责着,史可法笑了起来。
“我怎么觉得你们俩都好象打了败仗似的?事情咱们也得反过来想,你们想想,现在满清敢对我们发动主动进攻吗?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