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起来悠闲的黄得功其实时刻都在关注着清兵的动向,每天几百名侦察兵不停地报告着清兵的动静。
离王强出发已经十天,黄得功算算时间,清兵也该有动作了。
就在第十天的下午,侦察兵终于报告有大量的清兵开始朝后方机动,黄得功知道王强那里顺利得手了。
谭泰是在今天上午接到石廷柱报信的,石廷柱率二万骑兵一直退到了离济南城三十多里外,这才停了下来,停下来的石廷柱才想起派人紧急向沂州报告。
发了半天呆谭泰才反应过来,赶紧召集部属商议如何应对。
商议了很久,谭泰才决定由吴三桂亲自率领六万清兵前去夺回济南,不由得谭泰不这么干,济南一丢,沂州的近二十万人马就没有了后方,仅靠现在的粮草根本维持不了多少天。
就在吴三桂领兵出发后不到一个小时,黄得功就命令部队向沂州外围发动了进攻。
杭州守备师已经离青岛不远了,站在“卫青”号的主甲板上。马应魁对身边的施琅说道:“能不能再快点?你要知道小王只带着三千人呢。”
“马师长。现在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再快船上的蒸汽机可受不了。我说马师长你真是多余的担心,你不知道王师长他们的装备,我可是见识过了,清兵想吃了他们,可是没那么好的牙口。”
施琅知道王强的一团全是他去日本时的卫队一样的装备,在日本他可是见识过这种步枪的厉害,倒是不很担心。
“装备再厉害,弹药也有用完的时候。咱们一点也不能耽搁时间。听说青岛有清兵的水师,咱们可得早作准备,不要让他们耽误了咱们。”
施琅的话并没有让马应魁感到宽心,他跟随罗剑打了那么多的仗,知道步枪子弹一旦用完了,还不如一柄大刀好使。
“你就放心好了,咱们的‘卫青’号、‘安庆’号和凤阳号可不是吃素的。”
施琅一边说着不在乎,却早就让旗语兵发出了命令,让“安庆”号和“凤阳”号做好了战斗准备。
自从赶走了石廷柱的骑兵,王强这几天倒是过得很舒服。济南城里已经完全安定了下来,城外发生的短暂战斗让济南的百姓们对国防军充满了信心。
济南城墙上几十门各种火炮大都已经转移到了南面。尽管谢奎对这些火炮不屑一顾,但王强还是让他带人搬了过来。
除了搬动这些火炮,国防军并没有大的守城准备,这让济南城的百姓们有些奇怪。
王强此时正在作为临时指挥部的茶馆里找老板聊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