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赶回南京,准备筹建炮兵学校,等炮兵学校组建完毕,阎应元也将有新的安排。
南京王强七师的建设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目前人数已经达到了二万三千多人,当然这里面有替海军代训的海军陆战队八千官兵。
按照刘为民的意思,王强的七师将部分配发新式步枪,在陈子龙不计日夜的研究之下,子弹的规模化生产即将解决,现在就等一些模具和机械制作好了,子弹的生产问题即将解决。如果不是铜的问题,刘为民都想把七师全部换成新式步枪。
七师炮兵团使用的火炮也是最新制造出来的,随着光学仪器研制的不断进步,间接瞄准也成为了可能,最新的火炮当然也要立足这点进行发展。
就在上个月,第一座化工厂已经在南京郊外建成,尽量产量并不让人满意,但化工厂的的确确是量化生产出了氨气,有了大量的氨,接下来的硝酸制备就简单多了。
有了硝酸,新式huo药就可以批量生产,罗剑觉得解决全国问题肯定不是难事,这些都是罗剑信心的来源和基础。
临时政府极为强硬的态度让南京和扬州的大商人们都没想到,《工人权益保护法》颁布施行的同时,临时政府在新一期的《中华日报》上明确表明了态度,那就是铁路的建设绝不允许个人参股。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多尔衮的绝望
六月的北京几乎跟南京一样的炎热,多尔衮坐紫禁城武英殿里翻看着一大撂资料,尽管身后两个宫女不停地扇着扇子,但多尔衮仍是觉得闷热无比。
多尔衮旁边的椅子上坐着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和上个月刚被召回的豫亲王多铎,在多尔衮的前面的锦墩上坐着索尼和范文程、洪承畴、刚林。
尽管朝廷里因为洪承畴在广东打了败仗,弹劾他的奏折极多,但多尔衮并没有怪罪洪承畴,多尔衮清楚的知道,这个责任并不在洪承畴。
“依我看,本王即刻领新军前往山东,从淮安一线攻入南京,本王还是有把握的。”
阿济格大声地说着,阿济格并没有同国防军交过手,对国防军的厉害也没有直观的感受,自从领了新军以来,他自己都被新式火铳的威力给震惊了,当然觉得自己的新军是厉害无比,打败南京的国防军也不在话下。
坐在旁边的多铎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兄,并没有说话。
他知道阿济格现在已经编练了二万新军,在工匠们日夜赶工之下,这些新军都配上了同国防军一样的步枪,多铎也专门到新军中看过这种步枪。
多铎看过了这种步枪之后,觉得与国防军的步枪仍有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