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的药来了。”很快,卫昭的思绪就被身后传来的清亮的童音打断了,卫崇荣跟着端着托盘的绿衣,走进卫昭的书房。
卫昭示意绿衣把药碗放在桌上,他待会儿再喝。绿衣颔首应是,放下药碗告退了。
卫昭不急着喝药,反而把卫崇荣拉到身边,问道:“功课都写好了?有空到处乱窜了?”
卫崇荣点点头,得意道:“我都写好了,爹爹要检查吗?”就是因为卫昭要看,他才会写得那样认真。
卫昭不置可否,又问道:“先生讲的内容,你可都明白了?”面对这样的儿子,他感觉有点无力。
卫崇荣再次点头,肯定道:“明白啊,爹爹不信可以抽问。”他上辈子读书再少,也不至于连小孩子启蒙的内容都要反复诵读才能记住,随便看看不就行了。
卫昭并未提问,只是盯着儿子看了片刻。卫崇荣被他看得心里发毛,伸手摸了摸桌上的药碗,遂把话题岔开:“爹爹,药快凉了,你快把它喝了。”
从宫里搬出来,卫昭有段时间没喝药了,但是看过端木先生之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每日汤药不断。卫崇荣怕他喝得不耐烦,不时过来监督下,免得卫昭心情不好,顺手把药给倒了。
卫崇荣问过好几次,卫昭都是打哈哈把话带过去,从不告诉他自己的身体状况。卫崇荣无奈,只得暗地里仔细观察,好在卫昭的脸色看着,比前些日子是好看了不少,让人心下稍安。
卫昭瞥了卫崇荣一眼,端起药碗一饮而尽,继而问他:“荣儿,你是不是觉得先生讲课没意思,所以才不爱听?”不喜欢不要紧,总得有个原因啊。
卫崇荣抿唇,一时间却不说话。的确,他一直觉得读书很没意思,可这不是先生的问题,而是他接触中原文化的时间,实在是有些偏迟了,认同感不足。
扶余迄今没有文字,前世的卫崇荣在扶余生活了十年,初到渝京的时候不要说认字,根本就是汉话都不会说,跟人交流也很困难,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学说话比较简单,周围人都是讲的汉话,卫崇荣听得多了,慢慢也就会说了,虽然腔调有些古怪,还被卫阳嘲笑过。
学认字就麻烦了,卫夙见都不想见到卫崇荣,哪里还会记得安排他去读书,要不是跟着卫阳和君华在宫学旁听了两年,说不定他一直不识字都有可能。
卫崇荣从未学过百家经典,也不认为自己学了能派上用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旁人读书习武,都是奔着前程去的,可他呢,学来能有什么用。
卫家并不禁止皇子皇孙入朝,前提是你有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