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清晰地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将我们引诱入了一个由时间构筑边界的封闭环境之中。而发生于18世纪后半叶的启蒙运动,则为我们打开了眼界,观察到世界的庞杂。在这种庞杂面前,精确的时间表现出其无比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必须依靠它安排我们日趋复杂快速的生活。现代历史学家很愿意承认,1789年的法国革命是进入现代历史的入口。从它开始,技术与经济的进步成为历史的主线,而且这条线索的方向已经不可逆转,并呈加速度。有了惠更斯的发明与启蒙运动带来的历史影响,我们便很容易地进入“代沟”与“世纪沟”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都是人类在面对无法全面理解与掌握的世界时,我们渴望用强制手段来人为地划分历史。把自己归入这个世代或者那个世纪,这样我们的目光就可以相对集中。
第一次出现明确的“世纪沟”概念,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间。一种强烈的忧郁与不信任感是当时欧洲的普遍情绪。在这种情绪背后,是人们对于新技术理性的反动,他们模模糊糊地预感到,新的世纪所推动的技术进步将让人性无处安身。不管是尼采的呐喊、王尔德的唯美追求、柏格森对于非理性哲学的推崇,还是弗洛伊德对于潜意识的探索,都是对于这条横亘于两个世纪间的沟道的诠释。
也几乎于此时开始,时间的观念开始有力地影响到我们的意识。时间不再是一个中立的事物,它不仅记录我们的生活,也改变我们的生活。当我们本能地将一百年划分成一个世纪时,在我们的头脑中就下意识地认为,这两个世纪间有着特别的区分,就像那位死于1900年的著名浪子奥斯卡·王尔德在面对新世纪叫喊的“世界完蛋了”。这句话在一个世纪后,被《新闻周刊》用来形容千年虫对我们的危害。就是说,我们总是面临相同的对未来的恐惧。
至于“代沟”,它显然产生于20世纪。尽管,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我们总可以看到,青年一代对于上一代的不理解乃至背叛。我们可以同样把这个萌芽视作法国革命的产物。因为,在这场流血的激情事变中,以及接踵而来的对于新世界的探险中,支配人类漫长历史的经验开始贬值了。新事物出现得越来越快,而老年人抱守过去的陈旧,开始成为新事物成熟的阻碍。于是,我们会看到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