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仁政。
次月,司天监大提点朱慕昭卸职,保举右令官余舒接任,崇贞帝恩准。兆庆十三年两榜三甲女算子余舒,成为大安史上年纪最轻的大提点,载入史记。
几乎是同一时间,北方传来急报,东菁王在宁冬城拥兵自立,割据东北五郡,黄袍加身称帝,国号“大燕”。自圣祖开国以来,太平盛世维持了三百年,安朝至此分裂。
之后硝烟四起,大安和大燕分庭抗争,战火持续了三年之久。
崇贞四年,大安将士在战场上连连退败,十万燕军叩开了保定府的大门,一路势如破竹,兵临京都。
。。。。。。
司天监内
夕阳余晖中,几名易官神形仓皇地跑上九曲桥,来到太曦楼门外,被守卫拦下,他们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在门外呼喊道——“太书,大事不好了!叛军已经杀到了安陵城外,圣上不肯离京避难,带着三千禁军,亲自披挂上阵,现在正往承天门的方向去了!”
门上竹帘卷动,两个姿容姣好的白衣侍女垂首走出来,等在门外的几个人纷纷让道,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敬畏交加的目光,片刻过后,只见一抹烟紫跃入眼帘,轻飘的衣摆层层叠叠曳在地上,腰间佩环琳琅脆响,一道纤细挺拔的身影徐徐步出太曦楼。
“可有打听到城外燕军统帅是何人?”
立刻有人上前答话:“据说是燕皇义弟昌平王刘世宁,此子号称大燕第一军师,传闻他用兵如神,与大燕国师刘雁乃是两父子。太书,圣上此去只怕是凶多吉少,外面兵荒马乱,京内不少官员都收拾家当准备着逃命去了,咱们现在如何是好啊?”
斜阳刺目,余舒闭了闭眼睛,听到自己有力的心跳,她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沉声道:“黑衣卫何在?”
话声落,便从太曦楼两侧疾行出几名身手矫健的黑衣护卫,扶刀半跪:“属下听令。”
“速速召集司天监人马,随本座前往承天门救驾。”
一个时辰后,余舒带着司天监内五百精锐赶到了承天门,却是来晚了一步,崇贞帝已经被燕军生擒,城门被火炮攻破,到处弥漫着刺鼻的火硝味道,燕军占据了城门楼,大批涌入城中,街头巷尾仍有不少残兵败将在做无谓的反抗。
二百名黑衣卫领头冲锋陷阵,离城门越近,余舒心跳的就越快,就在她以为这条路再也走不到头的时候,飞奔的马车突然停下了,外面的打斗声戛然而止,一声高喝传来——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若是她此刻掀开车帘,便可以看见对面城门楼下,两门黑洞洞的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