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呀。像我这样的永远发不了大财,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
旁边人来人往,有人凑过来,认真地强调:“这真的是京城来的公司,不一样的。”
秦厂长反驳:“能耐这么大,干嘛要问我们借钱呢?应该一堆人抢着给她送钱。”
那人也不服气:“那是人家市长已经吃过第1波了,从手指缝里剩下来的才轮到我们吃。一开始要扩张,当然需要大量本钱。”
大家话不投机,自然谈不下去。
周秋萍置身事外,也不发表任何意见。
直到不同意见的人气呼呼地走了,朱莉才好奇的问秦厂长:“你既然觉得悬,怎么还给她投钱呢?”
秦厂长不好意思地抓抓脑袋,左右看看,才压低声音道:“其实我们私底下也议论过,这个公司肯定不是干正经事业的,正经活没这么干的。它应该就是大领导往自己家捞钱用的。钱从国家出来,直接进自己兜里不方便,过了一道手,叫……叫那个洗钱,我们就是那个洗涤剂。洗干净了,人家就能把钱光明正大地放口袋里了。”
朱莉听得目瞪口呆,十分佩服他的想象力和创造。
难怪说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农-村改-革的意外惊喜。看看人家这脑洞,充分体现了只有你们做不到,没有人家想不到。
秦厂长振振有词:“那当然,突然正经的干部敢这么做?她坐的是啥车?进口的奔驰,80多万买的,车牌号是8888,多大手笔。他住的是什么房子?七室三厅,光装修就花了50多万,一水的红木家具。她认个干女儿,见面礼就是1万块的红包。要不是给领导办事的,敢这么张扬?”
覃经理也目瞪口呆,下意识道:“不能吧?这么光明正大。这又不是旧社会,真搞成这样?”
秦厂长老气横秋道:“这有什么呀?别说是个领导了,就是国-家又怎么样?你看苏联,说50 100的卢布不能用那就不能用。有意见?憋着。憋不住,要么你造-反,要么你跳楼。”
作为乡镇企业家,他的原则就是千万别迷信,尤其不能迷信领导干部,不然哭都不知道去哪哭。
周秋萍笑道:“老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马上我们飞机餐厅就开张了,您可千万得赏脸,过来捧个场啊。”
秦厂长笑容满面:“一定一定,那是我的荣幸,我把我们一大家子都带去。”
乡镇企业家离开,邓总也和人打完招呼了,重新转回来,笑着主动提起:“周老板,听说你在苏联和东欧生意都做得很好哎。”
周秋萍笑道:“只是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