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块呀。
但即便这样,大家也是抢着要船。因为现在整个国内航运趋势体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缺船也缺人。
缺到啥份上?乃至于管理部门比方说海事也会派人去航运公司当船员。薪水怎么样?直接飙升10倍。在海事局月薪300,过去珠海开船一个月光工资就有3000块。
如果不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从业者,再过二三十年看这事儿,估计都要冷笑一声:吹牛没谱了,简直不合逻辑。
在这种背景下,租船的费用也就特别高。
一艘千吨货轮,月租15万是正常现象,而且你还得有门路,能租得到船。因为这时候国内造船技术还不行,内河比方说长江上跑的船几乎都是百吨级的。
有千吨大船,大家都会抢着要。跑一趟抵得上人家跑10趟啊,多赚多少运费了。
反正现在油价也便宜,在98年之前,这个数字基本上都维持在每升1.8元。
正因为这样,周秋萍完全不愁轮船出租。
千吨级别的船,她基本上都租给了内河运输。
万吨的巨轮,由于河道和桥梁限制,现在跑内河基本不现实,主要客户则是两家,一家位于厦门,算航运系统的三产公司。另外就是马来西亚的航运公司了。
后者已经拿到了黑海造船厂的商船,目前运作满意。也就乐得跟周秋萍继续合作,就等船造好了,漂洋过海过去。
而且按照大家的协议,这船并不是空船走,里面集装箱里装着的是摩托车。
俄-罗斯长期的寒冷气候决定了这玩意儿使用严重受限。但地处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却没这个顾虑,人家一年四季开都拉风的很,所以很受欢迎。
眼下俄-罗斯的摩托车真便宜,故而即便加了进出口关税,运到马来西亚去卖,也很有竞争力。
周秋萍没资质在当地零售,索性打包卖给了当地的贸易公司,少赚点也少费点心。
至于飞机,她也赶上了好时候,恰逢各大航空公司都急着更新换代老旧飞机。
所以她的合作方式是出租加打包模式。航空公司淘汰的老旧运输机全部归她,抵扣一部分租飞机的费用。
至于全租,那么租金支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融资租赁,一种是经营租赁。
这二者具体反映在租金上的差别就是前者最初的几年租金费用高,后面慢慢递减。后者金额固定,每个月都是28万美金。
鉴于眼下的航空公司都比较穷,所以大家选择的都是第2种模式。
具体的谈判工作,她就要交给租赁公司去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