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催促:“那麻烦您尽快,合同签完了,我还得赶回国去。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下个月1号就要正式开张了。我这趟过来也是给我亲爱的朋友们发请帖的,希望大家能够赏脸去参加开幕仪式。”
布尔加科夫神色松动,脱口而出:“这么快吗?”
周秋萍笑道,丝毫不吝溢美之辞:“这要感谢贵厂的工程师和工人,正是因为你们的辛勤劳动,才能让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闪亮登场。”
说着,她主动提出,“能否麻烦您帮忙带路,我想把请帖亲自送到诸位手上。”
布尔加科夫无法拒绝,只能点头:“好的。”
周秋萍就跟在人家后面,一路畅通无阻,见了厂长又见总工程师,将请帖一一递上。
马来西亚航运公司的人看在眼里,第一感觉就是,这位来自香港的女富商,真的和乌克兰人好熟啊。
那后面他们就放心了,万一到时候船出了故障,需要特定的零部件更替,对方应该不会故意刁难人。
厂长收了请帖,又听了周秋萍的解释,最后又表态要开会,等到大会结果出来,他们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时候不早了,周秋萍等人先回招待所休息。
石磊忍不住吐槽:“我看他们是没苦够,才挑三拣四的。真正过几年苦日子,保准他们就没那么多事儿了。”
他是被临时抓壮丁,拉过来当翻译的。
倒不是周秋萍找不到其他翻译,而是大家心照不宣,石磊除了当翻译,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把情况反馈回去给卢振军和他背后的人。
周秋萍笑笑,开始吐槽:“我说实话,什么老毛子没见识,啥东西都当好的,压在仓库里没人要的破烂货他们也当成宝贝,傻的要命。这些话,咱们这些倒爷没少说吧?”
石磊哑口无言。
类似的话他听太多了,耳朵都长茧了。
也不晓得是什么心态,赚了人家的钱就觉得人家是傻子。如果在心里想想也就算了,偏偏一个个都长了张嘴,见人就嚷嚷,恨不得天底下人都晓得就他们聪明。本地人全是弱智白痴。
你在人家的地盘上混饭吃,你不说把顾客当上帝,你起码把顾客当人看啊。哪怕装也该装出来。
不,他们偏不。
用句难听的话来形容,就是骨头没有三两重。才挣了10块钱,就好像自己挣了10个亿一样。天底下没有比他(她)更牛气的人。
在东欧在原苏联国家做生意的外国人多了去。其实中国官方和民间贸易加在一起分量也没多少。但最张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