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大陆本地, 成功跳出农门的人还不经常一口一个你们乡下人。
她甚至还能微笑着跟对方保证:“我不做劳务输出, 我是要联系对方给他们买船。”
然而这家伙更加警觉了。
开玩笑, 帮运输公司从外面买船, 那不就是造船厂的竞争对手吗?他还想去打工挣钱呢,怎么会平白无故得罪老板?
于是他头摇得跟波浪鼓一样,一口咬定自己没有联系方式。
搞得赵大姐特别尴尬,一路把周秋萍等人送出农场时还在抱怨:“他以前不这样的,特别古道热肠。”
周秋萍笑了笑,不提这一茬,只强调:“你要是想去参观我们的养鸡场,提前打个电话就行。”
她还真没生气,人家白送她一条消息,已经算帮了她大忙。凭什么要求人家必须得继续古道热肠下去?
有了这条消息,即便没有直接的中人,她也可以想办法找马来西亚那边的航运公司,直接跟人家联系上。
周秋萍说干就干,甚至等不及回饭店,上了车就开始联系国内的航运公司。
马来西亚就在东南亚,国内航运公司和他们是同行,还算邻居的那种,找联系方式不难。
航运公司的人多了句嘴:“你找他们有啥事?托运吗,找我们就好,我们开辟新航线了。”
周秋萍否认:“不是,我听说他们那边缺船用,刚好有朋友在造船厂想打听订单来着,我给问问。”
对方恍然大悟:“哦,是有这么回事来着。他们船不够用,二手船也买,好像政府还给补贴。”
周秋萍笑道:“这么好啊,何经理你早告诉我,让我也发点财噻。这回生意成了,我回去请您跟各位老师吃饭,你们可千万得赏脸。”
航运公司的人本来有点不好意思,听她请客,立刻表态:“你客气了,你要是能给我们留两张航母的门票,我们才感恩涕零呢。这开了一辈子船,我到今天也没上过航母。”
周秋萍痛快答应,又客气几句才挂电话。
老张在边上憋半天,忍不住骂出声:“狗日的,他早知道马来西亚缺船用,却他妈连个屁都不放。”
保镖同志如此生气,是因为之前老板联系他们询问是否需要船被拒之后,再三再四请他们帮忙留意行业内信息。为此,还特地托人给他们带从乌克兰弄回来的特产。结果这帮货,嘴上答应的漂亮,回头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老板这么辛苦捧黑海造船厂的场图什么?外人不知道,从海军分出去的航运公司还一点数都没有吗?脑袋里一天天的都不晓得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