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问题的时候,改善住房的欲望可定会被压制,待到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才会迫切渴望住进更大更好的房子。
当然,有钱人不在这个行列之类。
但考虑到俄乌两国现在的有钱人基本都是苏联时代的特.权阶层,他们之前就已经从国家分到了大房子,所以这部分豪宅市场估计也没兴起。
这个空档期,独联体国家的建筑人才要怎么找活干呢?去挖掘挖掘啊。
国家高双引,引进军工专家和技术。为了这个,去年国家还专门设置了外国专家将。你转民用了,该引进的人才技术同样不能落下。
知道啥叫鲸落吗?一鲸落,万物生。世界就是这样残酷。
瞅瞅人家南朝鲜是怎么搞乌克兰人才的。乌克兰的专家只要直接联系南朝鲜的使馆,啥也不用做,机票和签证立刻送你手上,还给你先发一个月的工资。一般专家1500~2000美刀,知名专家三四千美金。
再联想现在乌克兰疯涨的物价和暴跌的卢布,就问你心动不心动。
也得亏南朝鲜太小,俄乌两国的专家几乎都是在毛.斯时代成长起来的老布尔什维克,重视老社会主义国家的友情,不然哪有这么多近乎于免费的交流啊。
但所谓人不能靠情怀吃饭,当共同的意识形态不复时,能够维持住稳定关系的永远只有互惠互利。
周秋萍给人鼓劲:“你们脚步放大些,动作加快些。咱们有人家想要的轻工业品,就是天然优势。能扒拉来的都扒拉过来用。”
张国富还挺警觉:“咱们国家这么多人要找工作怎么办?”
“劳务输出互惠互利啊。”周秋萍不假思索道,“咱们国家人多地少,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按照现在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他们很难从土地上获得更高的价值。但独联体国家相反,苏联是以几乎放弃轻工业和农业的方式集中发展重工业的。他们地大,农业生产方式粗放,产量低,而且农业人口少,需要外来劳动力的补充。咱们国内的农民肯定不乐意继续当农民,可要让他们出国当农民,那又不一样了。”
前苏联农业落后举世闻名,他们自己给出的理由是气候条件差。但气候条件跟他们差不多的加拿大农业又能排进先进的行列。可见望天收不是关键,管理才是重点。
说到底,大家现在都存在劳动力剩余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可双边剩余的人力资源情况不一样。
周秋萍都埋汰张国富了:“这事你们不是很擅长嚒。你们讲私人感情扒拉了不少人不少东西吧。”
张国富开始嘿嘿嘿,国内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