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明艳大方。
周秋萍还回头看了眼余成,认真地强调:“你长得像你妈,好看。”
余成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下意识地就去端水喝。
卢振军在旁边恨不得戳周秋萍。这女同志说话也太不讲究了,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在呢。
青青和星星立刻拍马屁:“奶奶和奶奶一样好看。”
高女士可不吃这醋,她笑呵呵地看着电视机里的老姐姐,替对方高兴。
女人嘛,就是得自己做事。自己有事情做了,男人咋样根本无所谓。
反正天高皇帝远,眼不见心不烦,图个自在。
餐厅是开放式的,隔着玻璃窗,所有顾客都能看到厨师或者准确点讲是店员的操作。
他们拿出来的菜都是半成品,直接在锅里二度加工就行。调料放多少?加热多长时间?都是固定的。
炒锅旁边有个大锅,盖子打开之后,一碗碗的菜端了出来,热气腾腾地就送上桌。
周秋萍瞪大了眼睛,赶紧追着问:“这是什么?”
她怎么感觉像小碗蒸菜啊。
卢振军哪搞得清楚,不过跟着录像带一块寄来的还有情况说明,或者说是开业小结报告。
里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的确是小碗蒸菜。
这是很久之前,大概是周秋萍刚开始搞餐饮的时候,曾经委托李工的车间找过一个电脑控制的蒸锅,目的就是批量生产小碗蒸菜。
中餐里最方便标准化口味的烹饪方式之一就是蒸,固定好原料,固定好调料,固定蒸的时间,那么完全不会做饭的人也能端出一桌味道不差的菜。
但当时因为李工试验的不成功,这个全自动化蒸锅就搁浅了,后续她也没跟进。
可不曾想,高进明并没有放弃。
现在他儿子女儿都毕业出来工作了,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他接了任务去布达佩斯,听说要搞标准化餐饮,他就想到了蒸菜。
东欧别的不多,钢铁特别多,重工业发达呗。他自己有技术,又有现成的工厂可以试验,就把这个全自动化的蒸锅给弄出来了。
大家把调好的菜往上一摆,发现效果真是杠杠的。控制好时间,蒸出来的菜都是一个味道,相当不错。
原先大家还有些担心,怕不对本地人的胃口。结果让店里的匈牙利服务员一尝,大家都说味道很好。
于是他们就放心大胆地推出了。
事实证明,蒸菜也很受欢迎。顾客们最经常点的几种菜里,蒸菜占据了半壁江山。
他们还在继续努力,准备推出更多的品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