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买新股,小股票的价值早就被透支掉了。”
众人又叽叽喳喳地讨论到底哪一只新股走势最好。
三位小朋友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走进交易厅,看到什么都好奇。
不少人奇怪地看着这三个小孩。这点大的小东西跑到证券交易中心干什么?这里又不是玩的地方。
但大家看着这一群男女老少跟着明显是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走上楼去,就以为他们是人家的家属,便不再关心了。
周秋萍一行人进了间单独的屋子,看着面前的电视机和穿着红马甲的报单员,她都不由得乐了。
这个待遇可以呀,杠杠的,大户室中的vip了。
要知道现在所谓的大户室究竟有多磕碜吗?
比方说大名鼎鼎的万国证券黄埔营业厅。所谓的大户室就是营业厅问6楼饭店借了大堂,问大户们每人一个月交800块的使用费,然后七八十号人全都挤到这个大堂里。待到中午饭点时,这群大户还得挪位置,因为人家饭店要做生意。
大户比散户优越在哪里呢?就是多了两台可以看股市行情的电视机还有一位专门为他们服务的报单工作员。
说到底就是给大户们提供的一个可以跟散户分开的交流的场所。
哪里比得上周秋萍单门独户的待遇。
电视机打开了,上面跳动的各支股票的价格。为了实现这个步骤,他们的技术人员可以说把所有的招都想遍了。
要知道,这是1992年的夏天,全国绝大部分电视台都还没上星呢,更不要提什么联网。
为了不叫周秋萍砸穿深沪两地的股市,交易所真是操碎了心。
虽然现在市面上股票繁多,但好在周秋萍一直都是半拉子的股民,不是看到哪只股票都要往盘里扒拉,所以她手上拥有的股票还不够10个手指头。
这倒是让她不用犯选择困难症。
其实她对这些股票也知之甚少,根本说不清楚它们后面是跌爹妈不认,还是一飞冲天。
反正她就凭感觉往外不停地抛,楼下不时传来惊呼声。
小朋友们就趴在窗户边,看着楼下的人头攒动,不时交头接耳地讨论。
股票越往外抛,楼下越热闹。
还有人拿着大哥大打电话:“快点过来,今天填委托单特别快,电话好像一点也不卡。”
周秋萍眼皮微跳,总觉得这话里有很多内容值得咂摸。
不过她也管不了许多了,倘若整个海南的股民都愿意伸手接她抛出去的股,那可谓皆大欢喜。
比起她的淡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