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没有,这是1992年,她插翅膀也不可能这么快。
垫付大额资金的人是中国银行,他们主动联系了周秋萍,表示可以先垫资,后面再结算。
所以说,虽然领导表现态度暧昧,一直没说要不要买航母,但实际上他们还是支持的。
这就给了周秋萍机会去筹措第3批款项。这一回造船厂要的不是卢布,而是以货易货,用中国货来抵30亿的卢布。
货船启动的时候,也就是瓦良格号启航的日子。
作者有话说:
1991年苏联解体后,新成立的俄罗斯为重整经济使用了休克疗法。政府被迫放松银根,增发18万亿卢布。这是1991年货币发行量的20倍,直接导致高达2000%的通货膨胀。
第470章 一个纯粹的人(捉虫)
按照现在的官方汇率, 30亿卢布的货物可不是小数字。
好在周秋萍比那位罐头换飞机的前辈要轻松些。她本来就是做贸易生意的,长期跟大批工厂公司有大量商业往来,所以倒也能勉强凑齐一船货。
这回她听了人家的经验, 第一批准备的货就是暖水瓶这种既占地方又便宜的东西。
她可不承认自己卑鄙。暖水瓶在俄乌两国都特别受欢迎, 完全可以当成硬通货使用。她给人发的都是他们能用上的货,造船厂一点意见都没有。
因为形势比人强。
经过这段时间和中国同志的沟通, 造船厂已经决定走出舒适圈, 扩大经营范围了。
具体表现在:
军用转民用。
现在大局已定,军方连现有订单都掏不出钱来,甚至销毁武器需要的经费都没地方找,还要找美国支援。
所以他们必须得自谋出路,赶紧找民用船订单。
开拓思路,做贸易生意。
这是过渡期的主要方针。
因为国际经济形势不好。
2月14号, 对, 也就是情人节当天,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表备忘录说,1991年, 世界经济出现了二战结束后的首次负增长。
整个欧洲, 东欧就不说了, 大家都在震荡中改革。至于西欧,除了德国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之外,其他国家的状况只能说一声呵呵。尤其是英国, 老牌帝国主义呀,现在经济疲软, 日子很不好过呢。
这种大行情就严重影响了造船业的发展。没钱, 谁下订单?
指望这位周老板?抱歉, 做人得要点脸。
人家已经掏钱买了两条商船一艘航母或者说是一条船两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