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
她眉飞色舞:“你们公司不是要拓展市场吗?也不要光拘泥于一地啊。除了海城之外,周边有需求的城市同样该开卖场。政策放松了,想租地方也方便,不如趁着现在好贷款赶紧动起来。”
余成这段时间的精力都放在搞研发上面,谁叫他从俄罗斯拐了计算机专家回来呢?现在女友一提,他才回过神:“是我想差了,行,我这边赶紧弄。”
确实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大家坐下来讨论之后都觉得电脑将来会走进千家万户,跟电视机一样普及。如果把握好这个机会,公司就能真的立起来了。
现在搞汉卡的人越来越多,龙卡要渐渐退出市场,重心转移到个人电脑上。
她电话打完了,杜仲材料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公司现在的确要花钱,因为要配合老板的银行新事业,开辟更多的贸易路线。
老实说,现在跟他们公司合作的单位早就超过了三位数,直接往四位数奔了。
合作单位多,要花的钱自然就更多。
做外贸结算时间长,程序复杂,大单位才等得起。小厂尤其是乡镇企业,根本没能力等那么长时间,需要他们先垫钱的。
能拿到贷款就好,他本来还想问老板从哪儿搞钱呢。
周秋萍跟下属道歉:“是我心急,逼着你们开这么多业务,弄得大家都心慌慌的。”
李立军开玩笑道:“没新业务我们才心慌呢。你这段时间不在海城可能不知道,现在冒出来的民营企业特别多。以前大家不是都不敢拿执照吗?我的天哪,前两天我去工商局办事,他们的营业执照配额都要不够用了。好多当官的都忙着停薪留职下海呢。看着吧,真正的商业竞争从现在才开始。”
他说的是大实话。
用他的专业眼光来看80年代有什么商业竞争啊,根本就没商业竞争的土壤,凭的就是4个字,特权和胆大。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官倒,后者就是个体户。二者都稀缺,也不在一个圈层,没办法构成竞争。
南巡谈话发表,大批干部下海,就打破了这二者之间的屏障。
他们既有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又有知识有文化反应敏锐,比文盲和半文盲构成半壁江山的个体户厉害多了。
同样的生意,他们一加入,杀伤力绝对十足。
周秋萍开玩笑道:“所以说我有眼光啊,早早就找了你们,要论起能耐,还是你们更厉害。”
李立军不接高帽子,只提醒周秋萍一件事:“老板,我多个嘴,你们银行国内的保证金有多少?我建议多准备点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