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面设备,然后转动生产了。
如果这样的话,剩下的车间怎么办?工厂会损失一大笔租金的。
长着浅黄色头发的厂主一直在认真地强调这里究竟有多适合当工厂。因为以前就生产罐头的,所以交通非常方便,卡车开出去不到一小时就可以上火车线。
而且乌克兰是出了名的粮仓,这里粮食原料便宜,适合生产面条。
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搞清楚方便面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那种挂面。
庞老板似笑非笑,用俄语揶揄对方:“这么好,你干脆自己搞得了,刚好可以带着你们厂重新换发生机。”
厂主可能没反应过来他是在嘲笑自己,胡笑着摇头,一直强调:“我不行了,不行。”
他带着人参观工厂,把七个车间都走了个遍。
周秋萍表示只想租两个车间,那么年租金两万美金就ok了。
厂主请求她把所有车间都租下来,租金为4万美金,他只要4万美金就好。
他只是不想这些厂房空着。因为空的时间长了,厂房会坍塌。如果能够租出去,哪怕是简单的被当成仓库使用,那么承租方也会管理。
这工厂是二战结束后,他还是个小伙子时,跟工友一砖一瓦的盖起来的。
周秋萍沉默了一瞬,开始思考这么多厂房到底该怎么用。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很好,位于匈牙利和俄罗斯中间。这两个地区方便面都有市场,而且目前他还没听说有大型的方便面厂家。他们的方便面都是从国外运来的,有中国大陆有日本也有台湾。
但因为交通费用问题,运方便面过来卖其实并不划算,除非是罐头换飞机那种以货易货的贸易,各取所需。
直接销售的话,显然是在本地建厂更合适。
当然,这也有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政策和社会治安问题。
从苏联分解出去的国家和东欧一样,法律建设严重滞后,有法不依,无法可依的情况比比皆是。搞不好她把钱砸进去了,后面政策却一天三变,她只能吃哑巴亏。
而且长期存在的经济问题让社会变得动荡,抢劫杀人之类的暴力事件急剧上升。在这里做生意,说不定工厂就是靶子,会引来其他人的觊觎。
尤其是在工厂规模大的时候。
她踟蹰了半天,终于开口提要求:“那我们只能用库邦币支付租金了。因为之前在你们国家出的货,他们付的就是库邦币。”
厂主皱起了眉头,显然很不乐意接受乌克兰发行的新货币。在任何萧条时期,人们都更加信任自己眼中的硬货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