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素珍的年龄和生活状态,国营单位退休职工, 孙子孙女都已经上学了。生活无忧, 孩子也算有出息, 完全可以躺平。
就是到了布达佩斯, 固定给公司烧饭,那按部就班领工资好了。可她一个50多岁的人,却能主动想到学习匈牙利语,并且学出了名堂,就代表她有上进心也有韧性。
这是经营者最需要的品质。
在周秋萍这儿,她ok了。
高兴同志却感觉很不ok。她觉得女儿做了件蠢事,哪有媳妇掺和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事情的。
那毕竟是余成的亲爹。
不过她也有狡猾的地方,这会儿管余成他妈叫妈了。估计余成就是不高兴也能抵消过去。
余老头更不ok,他撂下狠话,抬脚就走。
余成想拦着,结果毛素珍也受够了,直接赶人:“走啊,有种就走,以为谁求着你呢。”
余老头本来还犹豫着要不要顺水推舟,被这么一刺激,直接抬脚走人了。
旁边一个跟他关系好的老头一边喊着一边追出去:“哎哎哎,行了行了。”
卢振军正要起身,刚好外面来了一波客人,把门给堵住了。
走在最前面的人约摸四五十岁,头发剃得极短,像青茬,大冬天的看着让人替他脑袋发凉。
这人一身名牌,却带着说不出来的匪气,大踏步走进来时,周秋萍特别担心他旁边的小弟会大喊一声:“打……打劫!”
好在跟在他旁边的有周秋萍认识的人,一个是何谓,一个是石磊。他俩都是90年出的国,大家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没见了。
两个年轻人还是那么的活泼,老远就朝他们这桌挥手。
卢振军看追不上人了,也不适合丢下客人去追,干脆直接走过去欢迎客人:“哎哟,庞总,您不是在德国吗?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东德基础建设落后,西德从官方到民间都对投资这片土地充满了热情。而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德国的经济也因此而蓬勃发展,gdp的增长率都破了5了。
这可是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走了很多年的西欧。这种增长速度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庞总作为财大气粗的投资客,当然要过去碰运气。这也是为什么他问卢振军借用了石磊的缘故。之前他没和德国人打过交道,又嫌自己找的翻译文绉绉的,不能说清楚意思,还是石磊实用。
现在,庞总和卢振军握手,说完了客气话,就笑呵呵地当面挖人:“哎呀,卢总啊,还是你手下人才济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