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就是没乱也没抢购潮,商店里的商品反而变丰富了,老百姓的感觉也不错。说不定人家这经济改革就真改好了。”
哪个国家搞改革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最伟大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也没办法保证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确。要交的学费多了去。
卢振军没心思再讨论莫斯科的局势,他现在一个头两个大,在布达佩斯已经快忙翻天了。既然周秋萍打电话过来了,他就直接了当:“你赶紧借点钱给我。”
周秋萍立刻警觉,毫不犹豫地拒绝:“我没钱。”
卢振军急了:“哎哟,我的天啦!我还你,我肯定会还你,现在是真的急。匈牙利宣布了,今后都不给外国人发居留证,发了的也不延期。”
其实从去年7月份开始,情况就缩紧了,申请的人迟迟拿不到居留证。但是走走关系,又能松一松。大家都没怎么当回事。
谁知道情况会突然间急转直下呢。
周秋萍却一点都不惊讶。
难怪呢,她就说她上辈子从来没听说过匈牙利对中国免签。要真持续免签,一个国家恐怕都装不下想要移民过去的人。
卢振军现在焦头烂额。他倒不是要替华人出头,帮他们争取留下来。
说实在的,随着匈牙利改弦易辙,原先因为政见不同而移民海外的10万匈牙利人也回来了。它总共多大点的国家?能容多少人长期居住?
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工作岗位,不留给自己同胞,难不成还要留给外国人?
在这种情况下,匈牙利不愿意再给华人发居留证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他们突然间如此发难,搞的数以千计的华人商贩措手不及。
只有临时居留证和完全没有任何证件的华人在仓皇之间,只能赶紧抛售手上的机器设备家具还有开设的餐馆和旅馆以及准备卖出去的货物。
如果这些卖不掉的话,没办法带走的人就只好丢掉了。
山海公司在布达佩斯大大有名,很多人都找上了卢振军的门。他又不好撒手不管,现在正忙着接手这些呢。
卢振军看周秋萍没啥反应,还有些奇怪:“你知道这消息了?”
周秋萍随口应道:“没什么好奇怪的。对了,余成他爹妈怎么样?”
“他们没事,来得早,证件也办得早,能长期住下来。不说他们,你想办法给我凑点钱,我得把这些东西都收下来。都是能挣钱的家伙,比方说那个酱油豆腐厂,生意好的很。还有那些旅馆餐馆,也是有生意的,还有机器设备,白扔了真可惜,价格也真便宜。”
可惜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